后真相舆论的本质、根源及抵制
作者 韩海涛
发表于 2022年4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后真相舆论 舆论引导力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百年变局的深刻调整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干扰,国际上流行的“后真相”思潮影响日深,传播甚广,造成的舆论乱象层出不穷。后真相舆论主张隐蔽事物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强调情感价值对于事实真相的优先地位,通过制造虚假消息率先抢占舆论阵地,引导舆论受众从理性认知转向感性情绪,从而消解了客观性,代之以主观性的膨胀。然而,主观性的释放并不能突破资本主义的特定时代关系,在资本逻辑的统领之下,情绪的狂欢只能导致求而不得的消极社会心态,更便于一些西方传媒集团操纵舆论走向,引导社会舆论达到自身预设的目的。美国兰德公司认为,这样的社会现象和舆论导向是一种 “真相衰退”,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趋势上: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性解释的分歧增大、意见和真理之间界线的模糊、相比于事实而言意见和个人经历在数量和影响力上的增加、对之前备受尊重的事实消息来源的信任度降低。非理性的后真相舆论引发了真相与真理的历史性“退场”,如何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中坚持追求科学与真理,确保新闻舆论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成为当今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新闻行业要坚持以“5W”为标准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原则,通过新闻舆论传播真理,治理自媒体意见领袖对后真相舆论谬误的传播,以增强人民大众对大变局的科学认识,推动建立积极、理性、健康的社会心态,在凝聚民族复兴的社会共识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后真相舆论的本质及其现实危害

新闻舆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发声渠道,反映了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其精神内核是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和理论体系,其表现形态则是舆论主体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等客体所形成的公众意见导向。后真相舆论风靡西方媒体主导着的世界舆论场,成为西方媒体以主观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歧视取代新闻传播中的价值性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后真相舆论日益成为西方新闻舆论的主流,对我国的新闻舆论主流格局和舆论受众带来极大挑战。

后真相舆论消解理性认识,助推阴谋论和反智主义等错误认识论的流行。后真相舆论的盛行依赖于认识论中的后真理哲学观,其本质上否认真理认识的可能,真理只能作为传播话语的一部分依附于主体的利益需要而存在,在个人利益绑定普遍真理的时代,主体的个性价值和自我满足才是最根本的判断标准,由此,人的主观情感代替逻辑理性成为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比如,在世纪疫情的大流行中,美国利用其国际舆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不断煽动病毒阴谋论,制造病毒起源于中国的谎言,掀起一轮又一轮病毒溯源风波,成功将国内疫情激化的社会矛盾转向中国,造成美国舆论对中国的负面评论大幅增加。然而,由美国政治家操控的国际舆论刻意回避了美国利用霸权主义,在世界各地建立超过200个生化实验室的历史。由此可见,美国在全世界恶意炮制阴谋论,传播后真相舆论。病毒溯源本身是国际合作推进的科学过程,后真相舆论有意遮蔽理论性和科学性考证,从疫情大流行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恐慌无助的痛点出发,通过裁剪事实、编造谎言、故弄玄虚的手段建构虚假叙事,误导和利用大众群体的追随和呼应,加剧反科学和非理性思维逆流泛起,导致种族歧视和极端民族主义的产生。

后真相舆论的兴起歪曲文化和历史,成为虚无主义思潮流行的温床。新闻舆论领域既是社会思潮发展壮大的立足点,也是各类社会流行思潮交流碰撞的主阵地,后真相舆论是反映虚无主义思潮兴衰的社会晴雨表。在我国,虚无主义思潮危害仍在,后真相舆论也不乏其影响。在纪念抗美援朝的电影《长津湖》热播期间,有微博大V罗某某公然以“沙雕连”的名称来污名化冰雕连战士,站在个人主义的预设立场上戏谑志愿军英雄的民族贡献和军人使命,同时诋毁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否认抗美援朝对于保卫家园的重要意义。其丑恶的表演展现了后真相舆论的惯常做法,即引导公众更多地依赖于价值而非事实评判事件,进而瓦解舆论受众对历史真相确定存在的理性认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后真相舆论更是与文化虚无主义密切关联,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推崇西方的历史文化和价值理念,在既定的价值判断下不断地“解密”所谓历史真相。其本质上是基于“立场优于真相”的原则对历史史料进行虚假解读,以充分抢夺“后真相谣言”的话语权。在社会舆论的冲突中煽动受众的情感信念,鼓动道德和价值的相对主义远比探寻事实真相更為便捷省力,更符合个人主义的利益标准,这为多种虚无主义思潮的盛行奠定了舆论基础。

本文刊登于《人民论坛》2022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