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芳:医者何虑千山远明灯一盏传四海
作者 王蕊
发表于 2022年4月

在青海海西州,老百姓都知道州人民医院有位从浙江来的医生,他看门诊时总是面带微笑,没有一丝架子,还常常走街串巷搞义诊。

老百姓不知道的是,这位浙江医生,行医足迹远至非洲大地、菲律宾灾区,也踏入过浙江最偏远的山村小镇。

他就是陈水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戴上党徽、穿上白大褂,就是上战场

3月份的江南,已是莺飞草长,而地处高原的青海海西州,仍是春寒料峭。

州医院的诊室里,陈水芳正认真询问并记录着患者们的病情信息——“男,40岁,双手先天残疾,部分自理功能明显障碍,手术指征强烈”“女,56岁,有听力障碍,需进一步确诊评估病情”……

原来,为进一步做好援助青海的医疗工作,这段时间,浙江援青医疗队正在进行“助残五复工程”行动:筛选出青海海西州当地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治疗和帮扶。

2019年8月,陈水芳踏上了援青征程。他背上行囊,来到了离家2200多公里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以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和呼吸内科专家的双重身份,开启了为期3年的对海西州人民医院的援助工作。

德令哈海拔2980米,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对于从小在江南长大的陈水芳来说,在高原上生活是个不小的挑战——氧气薄、日照强、降水少、温差大,文化习俗更是与家乡明显不一。

初上高原的不適感,令陈水芳感到异常煎熬——呼吸困难、头疼乏力、食欲不振、彻夜难眠……为了尽快胜任工作,他坚持每天走路上下班以强健身体。

此行并不是陈水芳首次踏上这片高原。2008年,他曾作为浙江省卫生医疗代表来过海西考察,当时,当地医疗技术之薄弱、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之期盼,令他印象深刻,也让他多了份牵挂。所以,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领导拨通陈水芳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成为浙江援青医疗队中的一员时,他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下来。

“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医生,戴上党徽、穿上白大褂,就是上战场!”陈水芳说,“组织需要就是命令,哪里需要我去,我就随时出发!”

家人虽心有不舍,但都深知陈水芳的脾气,对他的决定只好无条件支持。他们知道,从萧山农村走出来的陈水芳从心底里感激党和国家的培养,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后,这种感恩之心已催化为他的反哺之心。在与双亲、妻儿拥别后,陈水芳来到了这片新的“战场”。

本文刊登于《党建》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