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作者 李庆西
发表于 2022年5月

《晋书》编目有个特殊之处,于诸臣列传之外,“四夷”和“载记”之间,又插入三卷列传(卷九十八至一百),分述王敦、桓温、祖约、苏峻等二十人。如此另册处置,无非叛臣奸佞之属。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谓:“王敦等聚于四裔(夷)之下,不名叛而叛显矣。”可《晋书》偏是不立叛臣奸佞之目,之所以“不名叛”,撰史者或亦拿捏不准。

某些人物是否可称叛逆,实是两说,譬如桓温。此公似有“不臣之心”,亦曾“以雄武专朝”,对皇权多有侵凌。但联系实际历史语境看,在与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对峙中,东晋王朝君臣关系自有其特殊性。历史学家周一良认为,桓温与王敦大有不同,其早年建功立业之时未必已存心篡夺皇位,只是利用北伐为政治资本(这说法亦未免阴谋推定)。对于桓氏灭成汉和数度北伐,周先生都有正面评价,认为论功绩可与谢安相提并论(《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晋书札记》)。人所周知,永嘉之乱后已是“王与马,共天下”,王导主持江左大局,联合南迁门阀与江南士族共扶晋室,之后渐而是各自与司马氏共天下,此亦魏收所谓“君弱臣强,不相羁制”之局(《魏书·僭晋司马睿传》)。当然,此说只是强调君臣关系失衡,而东晋面临内外纷乱尚能延祚百年,实际上亦是强臣与朝廷互相制衡与扶持的结果,如桓温与简文帝,与中朝谢安、王坦之诸辈,相互掎止,也是相互依存,犹之围棋双方“共活”。这种“共天下”必然是一种政治妥协,本质上属于特殊情形造成的“共和”形态。

东晋“君弱臣强”之局,成因复杂。除了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造成国势颓靡,内忧外患的纷杂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君主不是幼年即位,就是享祚或享年相当短促。如,元帝中年而夭,在位只四年;明帝在位二年,二十七岁死;成帝在位虽达十六年,死时才二十二岁;康帝在位二年,只活到二十三岁;穆帝二岁即位,十九岁崩;哀帝在位三年,二十五岁死;废帝虽成年登基,五年后即废黜;简文帝天年不短,活到五十三岁,但皇帝做了不到两年;之后孝武帝十岁嗣位,享祚二十四年,倒成了两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是孝武登朝不几日,桓温就死了。桓温寿数不算很长,活到六十二岁,一生竟经历了九朝天子(还不算西晋最后两位),中间七帝串起他整个的政治生涯。历朝都是弱主,朝廷之外自然形成机枢,他前有王导、温峤,后有谢安,数辈强人自为中坚,大局如此。

桓温(三一二至三七三)字元子,出身世家,其父桓彝曾为明帝近臣,后补宣城太守。苏峻叛乱时,桓彝固守泾县而死,桓温时年十五,三年后手刃仇家数子,颇显豪士风概。其仕宦之初情形不详,《晋书》本传从他“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说起,他二十四岁就成了琅邪太守,旋而又是徐州刺史(按,此琅邪、徐州均为侨置)。南康长公主乃明帝长女,明帝驾崩之日公主未成年,桓温才十四岁,选为驸马应在成帝时。不消十年,桓温已位陟显赫,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

穆帝永和二年(三四六),桓温率兵伐蜀,翌年灭成汉取益州,进位征西大将军。桓温西伐意义重大,蜀地富饶,得而有之,自是国之大利。再者东晋偏安江左,巴蜀势据上游,极易为其控扼。先前晋灭东吴就是借助长江水道之便利,“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才几十年前的事情。

之后,桓温北伐石赵,但穆帝对他这回的远征未予支持。军次武昌,被抚军会稽王司马昱(即后来的简文帝)拦阻,称其出兵唐突,使人“妄生疑惑”“忧及社稷”云云。其时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兵马北征许(昌)洛(阳)。司马昱入朝辅政,力挺殷浩,用以掣制桓温。无奈殷浩屡战屡败,以致朝野皆怨,桓温趁势奏劾其罪,终被免为庶人。此后内外大权归于桓温。永和十年(三五四),桓温再度北伐,欲拔除苻秦。晋军出荆益长入关中,大战白鹿原,进至灞上。当地百姓持牛酒迎于路者,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但此役最终也是无功而返,因苻健搞坚壁清野,断了晋军粮草。

本传记述桓温“自江陵北伐”一段,大约在穆帝升平年间。这回好像并未遭遇顽敌强力阻击,桓温率师进入洛阳,驻兵故都太极殿前,传曰:“徒入金镛城,谒先帝诸陵。陵被侵毁者皆缮复之,兼置陵令。”但晋军南撤后,不仅洛阳,司豫青兖四州又重新沦陷。

哀帝时,桓温作还都洛阳之想,又欲北征。此时桓公头衔又加码,加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但皇上召他入朝参政,不许他率师远征,又加扬州牧、录尚书事。桓温已从荆益二州转进合肥一带,又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但他拒绝入朝,上疏曰:“至于入参朝政,非所敢闻!”他不愿“解带逍遥,鸣玉阙廷,参赞无为之契”,他激忿地剖露心迹:“愿奋臂投身造事中原者,实耻帝道皇居仄陋于东南,痛神华桑梓遂埋于戎狄。”

废帝太和四年(三六九),桓温率兵五万讨伐前燕。先期拿下湖陆、金乡(均在今山东济宁),借水道向邺都(前燕都城,在今河北临漳)进军。据《晋书》本传描述,其过程十分艰辛—“时亢旱,水道不通,乃凿巨野(巨野泽,即北宋梁山泊)三百余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

本文刊登于《读书》2022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