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奖和鲁奖切入文学现场
作者 胡平
发表于 2022年5月

舒晋瑜是一位极有亲和力的专业记者。作家和评论家们都认识她,习惯于在各种文学活动现场见到她的身影。她站起来,向你微笑,面前放着电脑,或是手机。从不见她喧哗,也不见她空闲,这样惯常的场面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她早已经成为参与研讨和评审的专家学者,你可以随意和她探讨当前文坛热点话题,或谈论一部最新作品的得失,她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学术含量。但她更乐于抓住机会追踪你的见解,从中获得灵感,形成想法。显然,她热爱文学,但对于文学的关注充满现场感,保持职业兴趣。

现在我们相继看到的两部四十多万字的著作《深度对话茅奖作家》和《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就是舒晋瑜切入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方式。能够明显感到,三十一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四十九位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以及两奖众多评委,都乐于接受她的采访。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城市、不同场合下同时回顾起同一件事:两奖及历届获奖作家作品。其中,有些回顾甚至不是在一天内完成,如凌力的讲述,是她在病床上慢慢写就的,“一个问题也许要写好几天”。史铁生的答问,则是通过e-mail逐篇完成的,为着均衡体力。所以,离开舒晋瑜特殊的亲和力,这件重大选题是难以完成的。

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中国含金量最高的文学奖项。如今,每年纸质长篇小说出版数量已达上万部之巨,茅奖却只是四年一评,每届仅评出五部,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鲁迅文学奖是除长篇小说外其他所有文学体裁,包括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门类的全国性最重要奖项,也是四年一评,每奖五部,竞争同样激烈。这两个奖项,尤其是茅盾文学奖,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作家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有成就的作家很多,往往需要排队,按名额算下来不少人是一辈子都排不到的,这便更增加了两奖的传奇性,而关于两奖的评选标准、评选内幕、获奖作家情况等,也是许多人所关心的。

舒晋瑜是有心人。她早发现了这个课题非同寻常,在工作中开始悄悄准备和积累,采访不同当事人,一篇篇慢慢凑齐,加以研究和结构,直到最后实现这两项工程。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2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