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理及三国史架构
作者 李庆西
发表于 2022年5月

三国时间定义

东汉末年祸乱不断,黄巾造反,十常侍作乱,董卓擅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盖因汉室衰落,诸镇和士族豪强趁势崛起,各以武力争天下。经过二十多年兼并战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峙局面。然而,三国的存在只是一个短促的历史过程,前后不过几十年。魏、蜀、吴三国建政与消亡时间分别如下:

曹魏,220年至265年,凡四十六年。

蜀汉,221年至263年,凡四十三年。

东吴,222年至280年,凡五十九年。(按:孙权迟于229年称帝)

据此,三国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其时间跨度可以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220)献帝禅位、魏文帝曹丕登基算起,迨至东吴天纪四年(晋太康元年,280)末帝孙皓降晋为止。之前蜀汉已亡于曹魏,旋而司马炎以晋代魏,曹魏亦亡。所谓三国,亦即自魏、蜀、吴相续建国到三国归晋这一段,前后六十一年,一个甲子的轮回。这是万斯同《三国大事年表》给出的定义,今之《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卷)亦持此说。

不过,除去以上六十一年之说,三国的时间界定尚有另外两种方式。

一者是下沿止于晋。根据帝王纪年定义,三国应该从魏文帝曹丕登基算起,至陈留王曹奂咸熙二年禅位、晋武帝司马炎践祚为止,也就是魏黄初元年至晋泰始元年(220-265)这一段。按朝代轮替,汉晋之间这四十六年是三国时期,其下限无须延至东吴灭亡。司马炎以晋代魏后,东吴国祚尚延续十几年,但因地缘格局变化,实际上它只是作为地方割据政权而存在。所以,史家多以魏晋为统绪,这也是《资治通鉴》编年纪事循从的体例。

一者是上沿向前推至汉末黄巾起事。说来有趣,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叙述时间,即以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为起点,下沿至司马炎灭吴(280),也就是晋太康元年一统中国,前后九十七年。小说家这个叙述时间,实际上是参照《三国志》的历史叙事来确定的。谢钟英《三国大事表》大体亦是这个时间段,只是谢表将起点上推至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并不妥切(前十二年只录入孙坚破妖贼一事)。以纪传体书写的《三国志》虽无明确时间起点,但陈寿显然是在讨伐黄巾这个节点上将汉末诸镇引入叙述,因而后世的史学家们对三国历史亦通常作宽度观察。以中平元年为起点,是以大事件为标识,如曹操、刘备、孙坚、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陶谦、公孙瓒诸纪传,无不追溯到灵帝或十常侍时期的活动。因而,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国,自是包括从征讨黄巾开始的历史过程,迨至魏、蜀、吴建国之前这个时间段,皆在其中。

魏蜀吴三国之初建

曹丕受禅登基乃魏国建国之日,但陈寿是以曹操受封魏公作为魏国之初建。《魏志·武帝纪》建安十八年(213)五月丙申,献帝策命曹操为魏公,诏曰:“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同年“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这里提到所置尚书等职都是魏国之官。如《魏志·钟繇传》“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华歆传》“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王朗传》“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也是指他们在曹操时期的魏国所任之职。曹操作为汉相,实际上抛开了许都的汉廷班列(那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在邺城的魏国署置成了权力中枢。

土地人口(郡县)是立国之本,有了社稷宗庙和官府署置,曹魏俨然已成一国。这时候的魏国,名义上相当于汉初异姓王之封国。刘备作为汉中王时期的蜀汉,孙权受封吴王时期的吴国,亦为诸侯之国,各自政权来源于此,故而史家皆称之“初建”。

刘备入蜀五年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平定汉中,即自封汉中王。《蜀志·先主传》所载蜀汉群臣上表献帝的文告中写道:“臣等辄依旧典,封[刘]备汉中王……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在汉帝被曹魏挟持的特殊情况下,这种臣僚立君的王权授予并非不具合法性。刘备上表说明,这只是国难之际“依假权宜”的办法。他以宗室身份立诸侯国,自然是伸张“祚于汉家”的资格与权利。当年,灭秦后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就在汉中、巴、蜀诸郡,这是高祖重返关中的龙兴之地,刘备何尝不想复制从汉中出秦川的霸业之途。二十五年,曹丕以魏代汉,取缔了大汉国号。刘备一看母体不存,第二年便赶紧称帝,乃将自家的诸侯国升级为帝国,其年号“章武”。

同样,东吴初建亦在孙权称帝之前。《吴志·吴主传》曰:“自魏文帝践祚,[孙]权使命称藩……”东吴因擒杀关羽怕刘备报复,投靠曹魏自是权宜之计。于是,曹丕策命孙权为吴王。跟曹操、刘备一样,孙权也是以藩王立国。但是曹魏的绥靖之策并未笼络住东吴,孙权作为魏国之藩国,却不用曹魏纪年,一开始它就有自已的年号,曰“黄武”。东吴占据荆、扬二州之大部,以及整个交州,本来就有自己的地盘和署置,国家实体已在,所以吴国的历史就从黄武元年(222)算起。这一年是魏黄初三年,蜀章武二年。但孙权七年之后才做皇帝,改用“黄龙”年号。

三国与三朝

陈寿撰《三国志》,面对三国鼎峙的格局,分别作《魏书》《蜀书》《吴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初版)书前“出版说明”介绍说,这三部分在宋以前曾是独立流传,南宋以后的刻本才合为一史。其根据是《旧唐书·经籍志》将《魏书》归入正史类,而《蜀书》《吴书》则另入编年类,可见是三书而非一种。不過,仅据唐志很难说之前魏、蜀、吴一直是“各自为书”,更早的《隋书·经籍志》正史类所著录“《三国志》六十五卷”,显然是三书合为一体的本子(卷帙跟今之传本相同)。但不管《三国志》原是一史还是三书,它所叙述的魏、蜀、吴三国,是在共时态架构内不相统摄的三个主体。

陈寿做《三国志》,着眼于兴替轨迹,其叙史意态和手法表现出左右兼顾的暧昧特点。就是一方面承认分裂时期的政体国体,各述其事,不作简单的正邪之辨;另一方面并不掩饰其倾向性,乃将曹魏奉为正统,试图体现历史演化的某种目的性。可谓“笔则笔,削则削”,自有其春秋笔法。不过,在陈寿之前,做曹魏历史的有王沈《魏书》、鱼豢《魏略》数种,东吴则有韦曜《吴书》,唯独蜀汉无史。陈寿撰史自然是利用了魏国、吴国那些史乘的基本材料,只有蜀汉史料是他自己采集。有一点不能不说到,史料亦是语料,利用人家的文本或素材,亦难免带有那些史官各自表述的意况。

陈寿三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魏书》内容最多,是因为魏国幅员辽阔,人事广众;尤其陈氏以曹魏为正统,叙事愈求详尽,客观上可取用的材料亦多。除此,《魏书》还给一些既非魏国官员亦非曹营人物设传,如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臧洪、陶谦、公孙瓒之类。作为汉末诸镇,他们或曾与曹操处于敌对状态。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2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