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张伯伦:一退再退的悲剧尽头
作者 一墨
发表于 2022年4月
前英国首相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1869年3月18日,那位和“绥靖政策”几乎画上等号的英国首相亚瑟·内维尔·张伯伦出生。如今,153年过去,他的个人与时代悲剧,又再次被人忆起。

“滚出去!滚出去!辞职吧,老兄!辞职!”1940年5月7日深夜,英国议会大厦里沸反盈天,批评声、怒骂声不绝于耳。很多反对派议员更是失去往日英伦绅士的风度,将手中的文件卷成匕首状,狠狠砸向坐在辩论桌前的一个男人。

眼前这一失控的场面在英国史无前例。此时被羞辱的那个男人,不仅没能有效地为自己辩护,而且强撑着不为人知的病体,默默承受着这铺天盖地的羞辱。

更没人想到,此时他离生命的终点只有半年时间。

临终前,他还不禁哀叹:“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

此人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其实一年多前,他可不是这样的状态。

“战争”恐惧症

“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1938年9月,张伯伦携带着签署好的《慕尼黑协定》回国后,在机场挥舞着协定,向英国人喊道。

希特勒获得了193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希特勒与张伯伦(右一)

不过,英国民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并没能像张伯伦所许诺的那样,睡上个安心觉,因为希特勒在欧洲大陆并没有停下战争铁蹄,而2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人间炼狱的惨状依旧历历在目。

在那场战争中,33个国家与15亿多人被卷入战争,战场上伤亡人数高达3000多万,因战争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人达1000万左右,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英国尽管惨胜,死亡人数却高达上百万,军费开支达上百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近1/3。一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

面对如此残酷的代价,一战后英国乃至欧洲,都弥漫着一股“厌战”的情绪。1938年,张伯伦去慕尼黑,据说有70%英国民众支持。当他从慕尼黑回到英国之时,无数期盼“和平”的民众,在机场不眠不休等待他。

当他在机场高举《慕尼黑协定》,宣布他带回一代人的和平的时候,民众为之欢呼喝彩。《泰晤士报》更是如此评价:“没有任何一个从战场凯旋的征服者得到过更高的荣誉。”

无独有偶,当时法国举国上下,也是弥漫着高昂的厌战情绪。虽然按照一系列条约,法国人有责任阻挡希特勒对捷克的宰割,但是一句“你愿意为捷克斯洛伐克送死吗”,把西方大国的顾虑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张伯伦”们在渴望《慕尼黑协定》带来和平之时,不知是否感同身受到十多年前,德国民众接受《凡尔赛和约》的无奈与绝望。

在《凡尔赛和约》下,德国丢失了1/8领土、1/10人口,还丧失了重要的工业区、65%的铁矿以及45%的煤矿。在赔款上,德国共需要赔偿各战胜国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这一数字相当于1921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倍。

此天价赔款对于战后的德国来说,仿佛要榨干每一个德国人身上的血汗钱,并且让其后世子孙永远成为英法的经济奴隶。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2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