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尺度
作者 邢哲夫
发表于 2022年4月

去年,务工人员读海德格尔成了热搜话题,这不禁让人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阅读史。毕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和人们对乡土中国的刻板印象形成了某种张力,仿佛圪崂里只能唱“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其实,这种刻板印象正源于人们观念中城乡结构的二元对立,以及以城市为本位,将乡村作为边缘和他者予以俯视的现代性格局,而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乡土文学叙事的前提,是现代化进程中建构起来的差异。

罗雅琳的《上升的大地——中国乡土的现代性想象》(以下简称《上升的大地》)则试图弥合城乡二元格局的断裂性,用另一种态度审视和想象中国乡土在现代社会的另一种可能。《上升的大地》虽然是以乡土文学作为理解乡土中国的切入点,但选取的作品并不是经典乡土书写的常见文本,如鲁迅、沈从文小说直到张艺谋、陈凯歌电影,而别出心裁地选取了《黄河大合唱》、《平凡的世界》、打工诗歌、刘慈欣科幻小说等作品。虽然《黄河大合唱》《平凡的世界》早已纳入当代经典谱系,但刘慈欣科幻小说、打工诗歌作为主流文学的边缘,在有待经典化的状态下恰恰拥有更多的阐释空间。

在第一章《西部中国的“现代”形象》中,作者没有马上切入文学文本,而是选取了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几篇关于中国西北的新闻文本: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陈学昭的《延安访问记》、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不同的叙事态度的比较,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乡土中国的不同面相不是自然而然的镜像反映,而是由不同的视野和立场建构起来的历史理解。如陈学昭带着“我们江浙人”的现代都市文明的优越感,便只能得出西北落后原始的结论,而斯诺带着对“红色中国”的无比热情,自然能够感受到西北大地的无穷生命力,以及对于现代化的强大包孕力。这揭示了乡土文学叙事的一个元命题:视角是事物的尺度。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