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的魂魄
作者 韩秀
发表于 2022年4月

令人惊艳的中文历史小说并不多见,自然与历史小说之难为有关。西方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虚构”的,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一般读者不会将其看作“史料”。龚鹏程先生说:“中国古代的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史述。”换句话说,中国小说是从有声有色地“讲古”开始的。而且,一般普通读者宁可捧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不怎么乐意去通读编年史《资治通鉴》。然则,到了现代,小说可以天马行空,历史小说不但不是全盘虚构,还要以历史为本,多么难呢?写了出来还要被“史家”批评得一文不值,又是何苦?因之,一般小说作者也就对历史小说敬而远之了。

现代华文历史小说有两位作家是我们必须要珍惜的,一位是高阳,另外一位是南宫搏。据龚鹏程先生分析,高阳重史实、重考据,他的历史小说呈现整体的历史画卷,宛如《清明上河图》。南宫搏的历史小说所呈现的却多是个体的历史人物,如同人物肖像。高阳与南宫搏的历史小说全都惊心动魄、精彩万分、引人入胜。只不过两位作家侧重的部分大不相同,因此作品的风貌也就大异其趣。

2001年,台北麦田出版社为南宫搏出版一套十三部历史小说,总序是龚鹏程先生撰写的。从这篇序,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历史小说的身世,了解历史小说家的难为,以及高阳与南宫搏作品的异同。文末,龚先生这样说:“唯高阳故世之后,遗集整编或举办会议研讨,尚不寂寞,南宫搏则比高阳更不受评论界重视,遗作也缺乏整辑重刊,許多恐怕已不再容易觅得。许多人从前常读其作品,如今思之,殊不免于缅叹,这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如今麦田出版社访得南宫搏旧作数种,校订重刊,令人欣喜钦敬不已。”

南宫搏先生的遗作有六十多部,我便怀着复杂的心情来重温、来欣赏、来缅怀。手边这一部便是《洛神》,讲述的是公元三世纪三国鼎立时期的故事,男主角是诗人、藩王曹植,距今已经一千七百余年,相当遥远了。然而,南宫搏就是有本事,让我们深入曹植的内心,经历他的情感风暴,让他变成我们的朋友、邻居,而且让我们关心他,为他担着沉重的心事,唯恐他遭到不测,恨不能赶去提醒他一番。

一篇《序声》沉重而吊诡,藩王曹植与皇帝哥哥曹丕告别,挟着同父同母的魏文帝给他的一个黄绢包袱告别洛阳城,上船顺洛水返回鄄城。此时,甄皇后已死,曹植手中的包袱里是甄皇后的遗物,从娘家带来的玉镂金带枕。这只枕头,是曹植见过的旧物,自然触动心事。洛水之滨,北邙山上乃历代帝王安息之地。甄皇后,甄宓,曹植口中的“大姑——宓姊”便葬在这山上。曹植不能上山祭拜,不能到坟前洒几滴泪,只能抱着枕头,远望森森的山,眼中似看到他所爱的人从坟墓中凌驾天风而来,微笑着呼唤他:“子建……子建……”

现代读者看到此处自然惊呼:“慢着,这可能吗?”曹丕知道自己爱过的皇后曾经与自己的弟弟同床共枕,皇后已经被自己毒死,弟弟死里逃生战战兢兢苦度余生而已,对自己的皇位、权柄早已没有任何威胁,为什么他还要将妻子的枕头送予她的情人?在历史上,曹丕可是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却心狠手辣的家伙呀。南宫搏没有忽略曹丕的权谋,没有忽略曹丕的心狠手辣,也没有忽略曹丕确实爱过甄宓。甄宓死前留下遗嘱要曹丕将这只枕头交给曹植,曹丕克制住内心的不快,做了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让已经死去的甄宓达成了心愿。冥冥中,这个短命皇帝似乎也是在用这个举动最终告别自己的所爱。历史小说比“历史”更丰满,读者终于会心。

小说的主线是在政治的惊涛骇浪中,曹植与甄宓的爱情故事。南宫搏将书名定为《洛神》,古代神话与曹植的诗篇相辉映自然是一个方面,甄宓的特立独行、不顾一切决定了优柔寡断的曹植的命运,换句话说,甄宓才是这本书的主角。而且,甄宓才是那个让现代读者大惑不解之人。

甄宓,稀世美人,袁绍的儿媳,后成为曹操的俘虏。阴错阳差,十五岁的曹植爱上了大他十岁的甄宓。甄宓是经过忧患经过家破人亡的成熟妇人,何以会纵容这份恋情?甄宓何以不顾一切,不但在与曹丕成婚之后怀上曹植的孩子,而且在曹操选择继承人的紧要关头邀曹植外出造成大错,害惨了曹植也害惨了曹植的朋友们,甚至在自己成为皇后之后仍然制造机会与情人见面而完全不管不顾曹丕的观感以及曹植内心的煎熬?现代读者忍不住要问,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岂不是太自私了?事实上,爱情常常是毫无理性可言的,因之,也常常是短命的,虽然当事人都梦想着“天长地久”。南宫搏只不过写透了爱情的不被歌颂的那些方面而已。历史小说所描绘的人性比历史深刻得多也复杂得多。

在小说的众多人物中,作者对司马懿着墨不多,其厌憎、鄙夷之情在在可见。对曹丕、曹植的母亲,太后卞夫人的爱心、敏锐、智慧、胆识也着墨不多,却在关键章节画龙点睛,令读者印象深刻。甄宓的侍女幼蝉在串连这段历史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甄宓活着的时候幼蝉身临险地,靠着过人的机智保护着主人;甄皇后走了十八年,她的一生挚爱曹植也走了六年,两人的亲生儿子曹叡做皇帝也已经十二年,也已经走到了他自己的黄昏岁月;到了这个时候,幼蝉才对魏明帝说明,他的生父是曹植而非曹丕,这是一位智慧的女子审时度势作出的最佳安排。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