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散漫与精彩
作者 立翁
发表于 2022年4月

《红楼梦》大部分故事集中于贾府大观园,相比之下,《水浒传》一个特点是“散”。梁山只是个原点,故事在原点之外分散展开。百八好汉,直到七十一回才最终凑齐,足足占了百回本三分之二以上。好汉们本是因“洪太尉误走妖魔”,众多精灵、到处投胎,散在四方、各有经历,只能一一道来。故事枝蔓展开,人物分头刻画,这种写法好处是易于写得活,坏处是不易收得拢,搞不好就成了《儒林外史》:一个个人物不可谓不生动,一段段故事不可谓不精彩,但一路“散”下去,写到最后便草草收场。《水浒传》并不如此。

小时候读《水浒传》,一直感到纳闷儿,凭什么宋江成了梁山泊主:《三国演义》以桃园结义开篇,而宋江直到十八回才姗姗来迟,哪有主人公出场这么晚的?宋江又有何本事呢?既无关胜那样显赫祖宗,又无孙新这般彪悍老婆——有个弟弟偏是窝囊废,有个老爹又是糊涂虫。既无卢俊义家财雄厚,又无小旋风气度潇洒——号称“及时雨”仗义疏财,但钱从何来?县衙做吏所得几何?八成阎婆惜说得对,“公人见钱,如蝇见血”。既无燕小乙一表人才,又无刘赤发异人异貌——五短身材、黑矮肥胖,也幸得如此才能藏在那破庙神厨之内,个子低钻得进去,长得黑看他不着。文无吴用之智,武无林冲之雄——逃命靠学女人,哭;招安靠找女人,泡。会作几句歪诗,除“敢笑黄巢不丈夫”一句有些气魄,也不见长。梁山泊主,宁如是乎?

宋江的妙处,须慢慢读来才体会得到:他是一支高效黏合剂,有了他才能把那“散”收拢来。你看他山一程、水一程,一会儿沧州,一会儿江州,光梁山就三上三下:他杀了阎婆惜逃到沧州,又去了清风寨,招揽了花荣、秦明等人,到了梁山脚下,听说宋太公死了,匆忙回家而被捉住——一上一下;发配江州路上,被好汉们劫上梁山,他却死活不肯留下,一定要走——二上二下;在江州结识了戴宗、李逵、李俊、张顺等人,题了反诗差点送命,“白龙庙小聚义”回到梁山,他又要去家中接父亲——三上三下。此一遭在招揽人才上虽无收获,却见了九天玄女,得了三卷天书,回来做了“二把手”。“二把手”本是舒服位置,上有晁盖顶着,下有众人撑着,可一旦有事,他总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自己带兵多次下山,仗打得怎样且不说,人却是一把一把地往山上拉。全靠他东奔西走,才将百八英雄,齐聚水泊梁山,散落明珠,始成一串。不过到此,作者之才也就尽了。《水浒传》精彩故事,都在聚义之前,此后除了黑旋风大闹寿张县、陈桥驿滴泪斩小卒等数段,其余败童贯捉高俅、破辽国征方腊,皆无足观,也难怪金圣叹想要腰斩《水浒传》了。

即便以梁山为原点、以宋江为轴线聚拢众好汉的过程本身,也并不见多少精彩处:他被草莽人物捉住,本来要挖了心肝做“醒酒汤”的,此时只要他自言自语,口里讷出“宋江”二字,那些人马上就拜倒在地,把他捧为上宾;打仗捉住了“体制中人”,人家本来是不服的,此时只要他出面“亲解其缚、纳头便拜”,那些人马上慕其义、感其恩,诚心归顺。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