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郊的佚诗一束
作者 杨淑尧
发表于 2022年4月

200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彭燕郊诗文集》,主要收录了彭燕郊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诗歌、散文及文学评论等作品,对于整体展现彭燕郊的文学创作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1920年彭燕郊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黄石镇,193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彭燕郊始终与诗歌为伴,一直到八十多岁高龄,仍然保持着敏锐的艺术感知力,笔耕不辍,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绚丽风景。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周期较长,作品数量可观,因此《彭燕郊诗文集》之外的散佚诗作仍有许多。近日,笔者在查阅1942年创刊的《创作月刊》过程中,就发现了多首彭燕郊的佚诗,是了解彭燕郊四十年代诗歌创作的重要文献。

1942年3月15日《创作月刊》在桂林创刊,是抗戰时期有一定影响的大型文艺刊物。主编张煌,发行人马扬生,由桂林华侨书店发行。主要撰稿人有:郭沫若、茅盾、钟敬文、臧克家、萧军、李广田、刘白羽、何其芳、熊佛西、胡风、沈从文、蹇先艾、卞之琳、施蛰存、王西彦、骆宾基、彭燕郊等作家。《创作月刊》总共发行七期(第一卷出了六期,第二卷出了一期),刊载的重要诗文有:郭沫若的论文《今天创作底道路》、熊佛西的论文《论现阶段的戏剧运动》、何其芳的散文《饥饿》、蹇先艾的散文《忆松坡图书馆》、杨朔的小说《疮痍》、臧克家的诗歌《太阳胜利了》、萧军的散文《随笔十九则》、骆宾基的小说《老爷们的故事》、卞之琳译的纪德的诗歌《新的粮食》、茅盾的小说《参孙的复仇》以及散文《市场》等。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