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苦与乐
作者 刘道玉
发表于 2022年4月

在人类的历史上,文字、印刷术和书籍的发明,对于传承知识、技术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在学校诞生以前,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都是限于家庭或部落之中。最早的学校诞生于约三千五百年前两河流域的“泥版书屋”。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学习场所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各级和各类学校。

自从近代学校出现以后,就也有了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教师,以及以读书為目的的学生。鲁迅曾经说过,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如学生为升学,获得相应的毕业文凭;教师为讲授备课而读书。二是嗜好的读书,如为兴趣读书,为了从事某种学术研究或写作而读书。就主观能动性来看,第一种读书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而第二种全凭自觉性,因而也就不觉得读书是苦差事,一个有价值的学者无论何时何地,只知道一往情深读下去。

孔子没有上过学校,其学问都是自学而来的,他堪为嗜好读书的最典型代表,因而成为至圣先师。这就如管子所说:“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孔子在《论语》首篇第一句就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意思是说,学习了时常温习是很快乐的事。他甚至极而言之,“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种学习的极境,把学习掌握了真理与死亡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们也都勤奋好学。有学生问道:孰人好学?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在这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环境中,才涌现出了弟子三千和七十二贤人的群星灿烂的景观!

但是,随着教育的功利化,世俗名利诱惑的增多,教育中的惩罚或变相惩罚现象日趋严重,随之也就出现了读书苦与乐的分野。翁森曾经写过一首长诗《四时读书乐》,以春、夏、秋、冬为背景,描写了读书的心境与乐趣。他在最后一句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是一首高雅的劝学诗篇,以梅花寓意读书,在刺骨北风的呼啸下,寒梅傲雪凛霜怒放,真是梅花点点,沁人心脾。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