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芯片”被卡
发表于 2022年4月

小小一颗种子,正在成为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焦点。

事实上,虽然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却被忽视。

“从农业生产链条来看,过去重生产、轻育种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利益链条分割来看,育种产业投入大、回收周期长、风险较高、收益不明确。因此,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农业企业更倾向于参与短平快的生产环节,长此以往,产业高度集中于生产链条,种业却有所忽略。”东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刚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种业与粮食安全密不可分,是農业生产链条的初始源头和核心环节。

毫无疑问的是,重视种业已经刻不容缓。问题在于,种业“翻身仗”该怎么打?

种子被“卡”在哪里

种子进出口数据最为直接,也最有说服力。据中国种子协会官网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仅2021年1月1日至3月10日,种子进口记录共1493条,出口记录仅有9条。

据不完全统计,进口种子的作物包括蕹菜、胡萝卜、南瓜、甜瓜、西瓜、玉米、番茄、大葱、菜椒、黄瓜、莴苣、苦瓜、辣椒、青花菜、西葫芦、菠菜、空心菜、甜菜、茄子等至少数十种。用途主要是对外制种,试验、转让销售等。出口种子作物为稻和玉米,用途主要是大田生产。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对外进口种子记录达10873条,出口种子记录为755条。出口与进口相比,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曾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种子在“有没有、保生存”这个问题上,立足国内是能够满足的。比如,水稻、小麦两种最基本的口粮,就完全用的是自主选育品种。

同时,在“好不好、高质量”方面存在差距。比如,玉米、大豆单产水平还比较低,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60%。蔬菜里的甜椒、耐储番茄等种子,从国外进口还比较多。

一位在黑龙江经营数十年种子的经销商向记者提到,小麦、水稻种子基本都是国产,蔬菜有一些就是进口的。进口种子价格一般比国内种子贵10倍左右,个别品种贵20倍左右,但品质好产量高。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杨天育表示,就小麦、水稻等大作物,以及我国特色小杂粮等作物来说,“卡脖子”是不存在的,“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是不成问题的”。

杨天育说,玉米和蔬菜,尤其是一些高品质蔬菜,国外种子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果说是‘卡脖子’,那应该是卡在这一部分。”

需指出的是,进口种子种类数量与作物播种面积无必然联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曾提到,国内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种口粮作物品种已完全自给。

来自黑龙江桦南县的农民技术员孙斌,同时也是一家农业开发企业的负责人。在他看来,被“卡脖子”的作物主要是一些蔬菜、水果、大豆等,甚至还有一些畜禽。其中蔬菜最为明显。

北京一家饲料企业负责人表示,据其了解,猪、牛、羊等牲畜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卡脖子”的风险。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2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