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作者 风物菌
发表于 2022年4月
陕西靖边大峡谷。

有人说,从陕北到陕南,就像从内蒙古到了四川。

无论是口音还是饮食,陕西省内都好像藏着“三个陕西”。在陕北、关中、陕南,南北地形差异,造就了不一样的陕西——

榆林的响水堡、延安的金汤城……陕北的黄土高原上,边塞风沙吹拂着各种堡寨关城;长安的灞桥送别、宝鸡的暗度陈仓……渭河平原上的关中富硕,自古王气蒸蔚,也“满腹经纶”;汉中的留坝、安康的镇坪……秦巴山地的陕南胜似江南,地名暗合四川,也与陕北呼应。

但是,陕西地名不仅仅是“三个陕西”的地名。它还藏着中国的缩影,它也连接起今天的冬奥,与千年前的长安。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场面令人动容。千年前的汉唐,最著名的折柳送别之地,在灞陵灞桥,在渭城。李白写“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维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灞桥与渭城,一个长安头,一个长安尾。盛唐的长安,诗人们挥墨成诗,让这里流传千古。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还有无数像渭城与灞桥这样的,被今人铭记的陕西地名。

汉中之“汉”、周原之“周”、雍城之“雍”、华夏之“华”……它们最初印刻在陕西地名里,如今早已深入所有中国人的基因。它们关乎中华文明的来路,关乎“何以中国”。

陕西的地名,还是“老陕”数千年悲欢离合的见证。

灞桥不再是桥,而是今天西安的城区之一;“三秦”原是秦朝末年的三位降将,今天却是陕西的别称;昔日的秦都雍城,相传凤凰飞过、神鸡啼鸣,白麒出没,如今都定格为宝鸡境内的地名。今日西部百强县排名第一的神木,是千年前宋人彻夜守卫的麟州。

陕西这片土地,随便跨出一步就踏过千百年的往事。刻在这里的名字,从未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消失。

陕西地名有啥不同

被誉为“中华龙脉”的秦岭,不仅分割了中国的南北,也分出了陕北、关中和陕南。除了秦岭,还有北山等多条山脉横断出不同地貌,共同塑造出今天的陕西。

陕北:常年战鼓催征

从陕西看,陕北位于北山以北,是关中的北部屏障;从黄土高原来看,陕北位于其腹地,北部是濒临沙漠的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小地名里多的是梁、峁、塬、沟等黄土高原地形。

从整个中国来看,陕北位于陕甘寧晋内蒙谷五省份交界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总是处在战争前沿。陕北地名里,还有很多与军事布防有关的“城”“营”“堡”“寨”“军”,比如吴堡、永宁寨、统万城等。榆林之名,同样来自榆林寨。

为人熟知的成语“固若金汤”,其中的“金汤”也曾是陕北的一座军事重城,位于延安志丹县一带。1000年前,金汤城不知目睹过多少北宋与西夏将士的相互残杀。

越大的城镇,军事意义也越大,可人们都明白,和平安定才是永远的希冀,所以就有了延安、定边、安边、靖边、保安等地名。

与军事相关的,是带有“条”“铺”“驿”等的陕北地名。

为了方便调兵遣将、战事传达,早在秦国时期,这里就修筑了秦直道,邮驿制度也从秦汉设置,到了明代,陕北邮驿制度已经十分发达,明代设立的47处陕西驿站,其中延安府就有19处。再加上被陕北人称为“二边”“大边”或者“头道墙”“二道墙”的长城,古代陕北景象,堪称驿铺相望,烽燧遍地。因为战争,陕北与关中紧紧联结在一起。

陕北偏南处,由于民族碰撞,留下“海子”等少数民族的地名,神木市的补花兔、榆林市的大免兔,都是翻译过来的有趣地名。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2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