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本身
作者 聂景
发表于 2022年4月
王译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译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譯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译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译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译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译媚,《慰藉》系列,201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糖果&魔盒

当代社会中,人造物品的形状、色彩、质地、质量等属性,无不透露着当代生活的特征。有别于自然物品的产生,人造物品先天具有符合人类需要的特性,这些特性迎合人类的使用或审美的需求,折射着当代人类如何塑造自己向往的社会生活。

在创造者制造这些人造物品时,或无意或有意地植入一些元素,使其成为一种现象、趋势、潮流,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甚至一种思潮,达到某些控制的作用。因此在当代摄影中,被拍摄的静物往往包含不同的符号指涉,这些符号指涉被艺术家发掘或赋予,静态的物品却不是静态的含义。这意味着对照片的解读不再是好不好看,而是内容大于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关于当代静物摄影中的符号指涉,往往要结合时代、时事才能具体解读。生活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或多或少被某一类物品或背后的逻辑控制,成为潜意识下的一种“奴隶”。从众心理、兴趣圈群、仪式感、时尚潮流、消费主义……这些概念并不一定相关或相近,但无一不是通过人造物品将当代人类的行为画地为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自以为是塑造的理想生活,亦是我们受困于某种社会生活模式的体现。

王译媚

视觉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017年研究生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及实验影像专业,201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15年起在美国及中国多地参与展览。她的艺术实践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特征,呈现出一种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的视觉符号。2018-2020年受邀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进行讲座及工作坊授课,2019年获“Gen.T100”亚洲新锐青年,202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坊任客座讲师。

《慰藉》Comfort2017

柔和的糖果色灯光和投影出的网页面交织融会在一起,结合了甜食与网页来表现无意识虚拟社交所存在的隐患,社交网络带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更多地受到物的包围,人们的内心越发冷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远。但人类渴望被关注的欲望并没有因此消减,只是介质从以前的人变成了现在的物,所以人们也越来越物质化和同质化。虚拟社交所带来的是集体无意识的蔓延,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是人们在掌控冷冰冰的信息化产物,还是反之被控制?

《亚马逊》Amazon2016

快递箱象征着获得,满足欲望和愉悦,它创造了消费主义重新划定界限后的无限自由。纸板的外观看上去无足轻重,单调乏味。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已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一般的定性来看,它的形象化具有不可控制的力量。也许它更像是现代社会中的“潘多拉盒子”,把一切都困在一个常规的系统中,而这个系统有可能劫持而不是传播灾难和不幸。从盒子里散发出的光源、森林记录和蒸汽机的组合创造了一个乌托邦。音频元素不断地混合,进一步将观众包围在一个沉浸式的、偷窥的环境中。

©王译媚,《亚马逊》系列,2016,综合材料,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译媚,《亚马逊》系列,2016,综合材料,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不灭之爱

对当代静物摄影中关于意义的解读,有时也依靠当代生活中的公共语境和共同情感。物品之所以可以被解读,往往是因为其在人类社会中被赋予了与事件或情愫相关的意义,物品被视为事件的证据或被视为情感的寄托。普通物品的平凡,与被赋予意义之后的特殊,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甚至是从物性上升至人性的价值。当静物出现在照片中,或是以理性透析事实,或是以感性叙述情感。物品在以人为主体的客观世界中,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表达,获得主体性的存在价值。物品不过是客观世界的局部存在,但是物品也可以作为载体,承载无法估量的价值。

蒋志

1971年生于湖南沅江,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住工作于北京。蒋志的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录像及装置,小说和诗作亦是他开始艺术创作以来的重要媒介。他长期深入关注各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上,并着力于如何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与个人体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是中国当今极具多样性的艺术家之一。

《情书》loveletters2010-2014

《情书》是一组持续拍摄了4年的作品,最早拍摄于2010年。在亚洲“火”被认为是沟通仙凡两界之间的使者,印度的火神也被认为是“供奉的传递者”。《情书》也让人联想到“火中荆棘”的异象和信念,中西方的传统宗教绝大多数都相信在任何人心里都有“圣”,每个人心里都有可以被生发出来的“爱”,“爱”是推动平等和公正的力量所在。

2014年拍摄的《情书》,使用了中国古代的陶器作为花器,让人回忆到远古那些制作和使用过它们的人们,他们都是爱过和被爱过的人。

对《情书》作品本身来说,它不再是仅仅属于私人的,“这是给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人的情书,给所有爱过和被爱过的人的情书”,而不是给某个人或某种人的情书。在这个意义上,《情书》是对整体性世界观的强调,是对把人类分裂、区隔为不同人的一种抗议。

这组作品和艺术家其它的作品不同,对隐藏的社会性问题不是使用直接的叙述或批判手法,而是以人类的困境和情感为线索,试图传递自我与社会、主观与世界的互生互成观点。重要的是,在对当今世界日趋割裂的担忧中,传递了对解决之道的寻觅和不舍的希望。

蒋志的《情书》

如果,爱是一份精致的痛楚,那么,常与它相伴而生的心痛感则会激起更惨烈、更痛彻的苦楚。在爱与心痛之间,是一片烈焰,将炽热的激情化为充满妒忌、猜疑和毁灭的地狱之火。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2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