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也可以提升组织活力
作者 潘静洲 郑晓彤 许灏颖 尹圆圆
发表于 2022年3月

无处不在的职场“红眼病”

《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曹魏集团“打工”期间,立下战功无数,他温酒斩华雄、白马刺颜良、延津诛文丑。由于“职场”战功赫赫,曹操频繁对他进行奖励,封汉寿亭侯,赠锦袍送赤兔。这让集团内部有些人患上了“红眼病”。蔡阳、秦琪舅甥就是其中的代表。舅甥二人处处与关羽为难,并商量要找机会除掉关羽。于是,在黄河渡口拦截关羽,想杀之而后快。结果双双被关羽斩于马下。

其实,在职场中妒忌随处可见。《青年参考》援引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20多岁的人群中,22%的人在工作中感到妒忌;40多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增至43%;超过50岁后,妒忌者为36%。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妒忌?面对妒忌,应如何应对呢?天津大学潘静洲教授及其团队最近的一项研究打开了职场妒忌的“黑箱”,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妒忌及其影响。

妒忌: 职场里暗藏玄机的那点“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眼红别人的时候:同学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同事得到了升职加薪,甚至一个陌生人中了彩票大奖,都能引来一片“羡慕妒忌恨”。这种复杂的情绪就是妒忌,妒忌是看到他人比自己好而产生的一种痛苦感受。

我为什么会得“红眼病”? 妒忌源于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是指个体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职场中比较无处不在,我们可能会跟别人比业绩、比收入、比人际关系等等。其中,与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成为圈内人,是妒忌的重要来源之一。

领导下属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理论认为,领导会跟团队中的某些员工建立更好的关系。跟领导关系好的人就成了领导的“圈内人”,而跟领导关系差的人则成为“圈外人”。成为领导的“圈内人”会给员工带来一些特殊的好处,比如优惠待遇、加薪、晋升等,所以势必会引起“圈外人”的比较,在比较中引起了心理落差和失衡就会导致妒忌。

“红眼病”都是不好的吗? 表面上看,妒忌是一种负面敌意的情绪,但似乎又不可避免,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基于以上问题,该项研究针对814名受访者进行了3轮调查,并进行了情景模拟实验。结果发现,跟领导关系差的员工既可能产生良性妒忌(benign envy),也可能产生恶意妒忌(malicious envy)。良性妒忌是一种同化性的情绪,妒忌者觉得被妒忌者的优越品质、成就或财产是应得的,并希望通过提升自己而与被妒忌者相似。

本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2022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