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营销科学框架体系
作者 维舟
发表于 2022年3月

不久前的“双11”仍一如既往地热闹,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有多达30万消费者在网上公开宣称“拒绝盲目消费”,而仍在消费的那些人也自嘲:“剁手依旧,但羊毛越来越难薅。”这是一个值得引起警惕的新动向:尽管品牌主费尽了力气,营销手段和促销规则也更复杂精细了,但市场上的消费意愿却在下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像这样的趋势性变动绝非偶然。这意味着,自从五六年前产能过剩现象普遍出现以来,国内市场主要的问题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生产(供给不足),而是消费——产能过剩与消费不足的叠加。再不能简单认为只要打打广告、降点价,产品就都能轻易卖出去了。可以说,这是市场在倒逼改革:只有全新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手段,才能打通眼下遭遇的市场瓶颈。

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它既使消费者有了更丰富的自主选择,又催生了大量全新的营销手段,电商、短视频营销、品销合一等等都是数字时代的新产物,这意味着很多传统的营销理论都需要升级。那么,新的营销科学研究框架体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

- 01 -营销进化论

以往的很多国内品牌主,其实有一种普遍的心态:别管什么理论,能卖货就行,所谓“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因而品牌主的实践也不断在变化,不仅没有一以贯之的理论,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任何理论,而是采取一种极端灵活务实的态度。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他们为什么需要一套营销理论?没有的话,会有什么麻烦吗?

在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看来,这是当下尤为需要重新认识的一大课题。营销理论首当其冲的功用不可否认是为了卖货,为何需要?因为卖货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到了如今这么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早已不像以前物资匮乏时代那样,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即便你产品质量还不错,但你可能缺品牌,市场上又有不同的平台,所谓“酒香还怕巷子深”,不够支撑消费者选择你,数据、渠道拓展方向不明晰,都会造成库存积压。

就此而言,“卖货”看似简单,其实也很复杂,如果没有根据数据不断总结改进,是卖不好的。不仅如此,“卖货”所谋求的不应该只是一波促销活动的短期效应,“怎样把货长期卖好”,同样考验营销决策者的判断力,怎样基于品牌投资回报的精确计算来间接卖货,最终优化投资,这也离不开一个不断优化反馈的营销科学体系。

到了网络时代,虽然人们也大致达成共识,认为市场已发生了深刻且不可逆的巨大变化,也隐约觉得传统营销理论需要更新换代了,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那是什么样的变化,营销理论又需要如何进化。

对此,谭北平强调,营销理论的进化,最终还是为了适应复杂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最终变成广告传播的新理论。以往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信条、规则,在数字时代全新的市场生态下,或需要丰富其内涵,或需要反思其前提,有时甚至必须大胆颠覆其做法。

以历来惯用的“品牌”来说,品牌的定义是什么?以往企业主和代理公司更多聚焦于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但现在必须留意基于品牌体验的“品牌心智”: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品牌”带给人的可能就是一个瞬间的体验。其次,品牌的管理需要长期追踪和不断维护——简单卖还不行,品牌本身的测量也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情感,通过有效的测量方式方法,才能避免拍脑袋的决策。不仅如此,品牌增长的点也发生了变化:触达驱动增长,以往都依赖声量(volume)驱动,意味着需要在市场上大量投放广告,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小品牌也可能有曝光机会,大品牌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就可能遭遇挑战。

今天的品牌更多是个人化、场景化、社区化的,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是“一对多”式的传播,而变成了在无数不同场景下的展现。数字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千人千面”,不同的人即便在同一个平台上,看到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广告,究竟是应该回归统一的形象,还是更进一步场景化,一直都有争议。

无论如何,变化已经发生,也因此有人怀疑传统的市场细分(segmentation)命题可能会被推翻,整个营销应该从场景去走,也只有场景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产生新的增长点。

本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2022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