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迷雾重重
作者 姜浩峰
发表于 2023年9月

“大英博物馆在2021年收到相关警示,之后没有作出应有的全面回应,那次失职的责任最终必须由馆长承担。”当地时间8月25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菲舍尔发表了一份声明,随后宣布辞职。

央视报道称,大英博物馆被盗一事经英国广播公司(BBC)于8月16日披露后,成为英国坊间热议。如果不是如此,则2016年起担任大英博物馆馆长的德国人哈特维希·菲舍尔必然还在任上。大英博物馆也或许会继续维持一如既往的状态,安保照旧,管理照旧。对外号称馆内藏有八百余万件藏品,实际展出则只是冰山一角,其余的、收在庫房里上百年不见天日的文物,或许有一天就被人偷偷盗窃而走……

细水长流的无本买卖

大英博物馆库房里究竟丢了什么?按照菲舍尔辞职之前馆方报警所言,主要是“产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和玻璃器物等”。据此可以认为,大英博物馆丢失藏品的年代,跨越近三千年!

大英博物馆有800多万件藏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大英博物馆是国际知名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该怎样善待、保护文物有明确的规定。目前来看,无论如何,大英博物馆都没有做好对文物的尽职保护。

央视转引英国报纸联合社所披露的内容称,丢失的藏品被认为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拿走的。牛津大学一名知名罗马艺术专家称,其同事前些年在电子购物平台亿贝(eBay)网站看到过一些玩意儿,印象中与大英博物馆所见高度相似。由此可以判断这不是一锤子买卖的盗窃案,而是一门细水长流的生意。但奇怪的是,亿贝网站上这些玩意儿的标价低得惊人,令人完全无法联想到这些所售之物是文物。比如一件估价最高达5万英镑的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至少2016年就出现在亿贝上,售价仅为40英镑。对此,亿贝网站发言人表示:“亿贝不会容忍出售被盗财产。如果我们发现在售物品是偷来的,我们会立即将其移除,并与执法部门合作。”

线上销售如此,那么线下呢?丹麦古董商伊泰·格拉德尔说,他第一次对一名卖家产生怀疑也是在2016年。当时,他一眼认出一件多年前曾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过的物品。而当他询问卖家该物品来历时,对方称其祖父曾在战争期间开过一家旧货店。当时卖家的开价令格拉德尔感觉低得惊人。

为什么窃贼会以极端低廉的价格卖出文物?这种卖法,究竟图个啥?似乎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如果换一种思路来看,盗贼销赃的开价,当然与正规艺术品拍卖不同。其所求主要在于能够出手、销赃,一旦成功,相当于无本之利。而假设无法脱手,则前期都是白干。因此,销赃者并不指望自己窃取来的文物能够卖出高价。国际艺术复兴组织首席执行官、律师克里斯托弗·马里内洛对此举了一个例子——2005年,一件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作品被盗,该雕像价值300万英镑,但犯罪分子为了雕像上的黄金而选择将艺术品熔毁。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只希望卖出金价,为达到此目的,作品的艺术附加值、文化附加值等等,通通可以彻底归零。

大英博物馆窃案曝光当天,馆方宣布解雇56岁的希腊馆馆长、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35年的彼得·希格斯,同时启动独立的安全审查,并称将对希格斯采取法律行动。这一公开举动,似乎印证“博物馆内部人员可能涉嫌变卖藏品”之说。与此同时,伦敦警方宣布启动调查,却暂时没有逮捕任何人。英国前财政大臣、大英博物馆董事会董事长乔治·奥斯本此后的表态,更令人觉得迷雾重重。奥斯本说,“董事会成员在今年早些时候就知道此事”。格拉德尔则称,自己2021年就联系过大英博物馆,提出他的质疑,可时任博物馆副馆长乔纳森·威廉姆斯当年7月对此的回复是“无任何不当迹象”。

如此说来,若非文物丢失问题被曝光,或许大英博物馆方面,特别是该馆董事会方面依旧会无动于衷,不会报警,甚至什么都不会去做。

本文刊登于《新民周刊》2023年3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