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进入新世代。一个个宛如巨型盒子般的百货商店,逐渐被体验式的新型购物中心、开放式的历史文化街区、热闹的分时夜间市集所替代。新世代的商業体捕获了怎样的时代人心?他们将为社区带来哪般新生活的体验?存量商业项目又要如何升级换代焕发全新生机?坐拥中山公园、虹桥古北两大市级商业中心,又在近年来开发出多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长宁区,很有发言权。
我就是我,每条马路
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
愚园路、新华路、武夷路、番禺路……长宁区有不少历史风貌保护道路,愚园路更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经过多年的打造,东至江苏路、西至定西路的“愚园艺术生活街区”早已成为上海的网红街,昔日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名人故居,又在今日成为创意和时尚的策源地。
“每一条马路都是普通马路,每一条马路也都不普通。”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主理人许引兰告诉记者,“每条马路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地理位置和情感因素都不同,即使更新的方向都是文化街区,也要顺势而为,尊重原有的背景和特点,赋予街区不同的生长空间。”
深耕社区营造和长宁社区微更新项目多年的“社趣更馨”,不仅是城市焕新的“发起者”,也是一路同行的“陪伴者”、“链接者”。
当年为愚园路做升级时,秉承的理念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希望保留愚园路一带里弄的生活气息和文脉,一方面鼓励每一个沿街店铺形成生活和艺术跨界融合的复合业态,做‘万物皆可售卖’的策展型零售空间,另一方面保留了修鞋修伞铺和裁缝铺,加上刘海粟美术馆,形成一个既有烟火气,又能让社区美育跟随居民生活方式一起呈现的文化街区。她不仅是网红街,底色是依靠居民的,也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一部分,这是最让我们自豪的一点。”
去年,长宁提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理念。今年8月,“上海硅巷”授牌以来的首个亮点工程,位于定西路1300号的“上海硅巷NO.1”项目亮相。未来的硅巷科创街区,东至江苏路沿线,南至延安西路沿线,西至凯旋路沿线,北至长宁路-愚园路沿线,中间沿武夷路、定西路为十字支撑,整体呈现为“田字格”形状。到明年,“新微智谷二期”又将作为硅巷的一部分,成为独角兽企业的集中地。“2019年时的新微智谷一期,就是从原本的商业体巴黎春天改造而来。”许引兰说,“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如何将科创与文创融合,更好地转化科创类企业的成果。”
相比愚园路的百年积淀和定西路的科创新生,长宁另一条幽静的小马路武夷路更像是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武夷路不像愚园路那样就在地铁上,这条落叶不扫的小路让我们看到可持续性绿色低碳街区的可能——她很安静,她可以厚积薄发。”如今,全新的“武夷∣MIX320”问世,“MIX”意为融合,也彰显出项目的最大特色——融合不同年代沉淀、融合不同风格建筑、融合各类潮流业态、融合时尚跨界玩法。著名建筑设计师章明教授主持设计的“武夷∣MIX320”,以海派历史文化碰撞现代工业风格。而正在建设中的“WYSH翡悦里”,原址是1984年发行首只股票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这一勇立时代潮头的文化基因,正迎来活力重启。“WYSH翡悦里”得名于“武夷”和“上海”的拼音首字母,音同Wish(希冀),寓意“连接历史与今朝、当下与未来”,在百年街区激荡出新的鲜活创想。
“越是好的街区,越需要创新。”在许引兰看来,如今的城市更新,最根本的是内容创新,“不仅是街区、楼宇的外壳要漂亮,更重要的是你为它注入什么样的灵魂,什么样的社群,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从前,一条开放式的街区可能会吸引来‘谈朋友轧马路’的客人,而现在,更多的人会关注这条街与自己的契合度。年轻人需要街区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和包容度,比如骑行友好、宠物友好。年轻人越来越坚持‘我就是我’,不被外部条件上标签。他们关注自己,也关注环境,关注地球。我们的商业形态需要跟着社会思潮和人们自我意识的变化而迭代,现在的消费者,不仅是选购商品、购买服务、购买体验,也愿意为文化价值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