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网约车司机普遍抱怨收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的时候,一度被网约车挤压了生存空间的传统巡游出租车,却再度被不少驾驶员青睐。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疫情后的出租车市场,涌入了大量网约车司机,同时传统巡游出租车领域也有大量人员进入。这一方面助推了车辆快速复运,但也给巡游出租车公司带来了管理方式的考验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如何稳定服务质量,维持乘客体验,同时保障司机的收入水平,作为上海出租车市场的支柱力量之一,上海大众出租的努力与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全力推动车辆复运更新
上半年,随着疫情缓解,以及春节后返沪人流增加,出租车业务迎来了难得的窗口期。上海大众出租的一名管理人士告诉记者,通过多种措施,大众出租在同业中抢占了复运先手优势。
据悉,从今年春节过后,大众出租就开始全面扩容岗前培训班次,每个工作日都安排岗前培训,并在节日高峰期过后,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每周的开班频率,至6月份开始稳定在每周4次。在一季度窗口期内培训的驾驶员,就接近去年全年培训人数的六成。
除了司机培训量的增加,大众出租还在新车投入的各环节增加力量,确保每个月到位新车达到350辆,超过去年单月峰值的16.7%,保障培训合格人员有车可用。截至6月底,公司新能源出租车总量达到5259辆,其中98.6%为换电车型,占车辆总数的86%。“我们车队今年已经全部换成了荣威Ei5 电动出租车。”大众出租车四车队驾驶员赵川川告诉记者。
由于各车队多渠道加大驾驶员自主招募力度,并有提前准备好的新能源车辆资源,大众出租抓住节后空窗期抢占了市场。
疫情中,包括大众出租在内的一些巡游出租车企业,曾经流失了不少驾驶员,导致相当数量的车辆只能搁置。这名管理人士告诉记者,截至今年6月末的数据,大众出租在运车辆达5866辆,在运驾驶员6506人,巡游出租车供给和运力在逐步回升。
增强“巡网融合”业务支持
新型智能科技手段,一直是大众出租在提高运营效率方面的利器。同时,通过自己开发的“大众出行”网约平台,持续深化与高德、美团等大平台的聚合流量合作,大众出租用“巡网融合”的增强升级,转化出了足够的出租车订单,为驾驶员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辅助稳定驾驶员的从业意愿。
智能后视镜是“大众出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出的车载终端,打通了车内计价器等出租车服务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匹配订单与运力,实现对驾驶员的智能调度。据悉,在大众所属车辆上已经100%完成列装,同时向业内实现设备与技术输出,目前在上海出租车市场的占有率在60%左右,进一步整合并提升了业内运力资源。
与此同时,通过车队长App和多种BI工具的综合运用,大众出租实现了营运管理全流程线上化,大幅提升了营运效率和日常监管的实时性与精准性。
大众出租驾驶员武炜巍告诉记者,现在公司还上线了驾驶员权益模块、部署自助发票机设备等措施来优化各类对驾驶员服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