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意义
作者 陈彩虹
发表于 2023年10月

一、从经济学家的多元观点谈起

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十位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观点。这又是一种寓意深长的说法。为什么?

它首先反映了一种基本事实。从十八世纪后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开始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例如,什么是货币,主要观点就有四五种,什么“商品货币论”“职能货币论”“信用货币论”和“符号货币论”等等,更不用说非主要观点的数量了。又如经济危机问题,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多次出现和应对经历,并未引出经济学家大体靠近的认知,关于危机成因和对策的看法,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追问下去,形成这种基本事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般地講,经济学是关于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学说。经济世界的空间庞大无界、结构错综复杂和时序变幻莫测,决定了这个世界里经济问题的高维度关联性和神秘性。然而,经济学从诞生以来,所运用的认知工具,无外乎自然语言的描述、分析或综合,以及形式逻辑语言的推理和数理逻辑符号的演算;无外乎将真实经验问题,转化为抽象的形式问题,用概念、逻辑规则和公认的假设前提,加以数字计量和数学计算,得到形式结论,再来解答经验困惑;无外乎将高维度关联的经济问题,降维成简单的因果关系,忽略或舍弃统归不进逻辑框架的神秘内容。概而言之,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特质,与经济学既有的认知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是用有限认知无限。不论是自然语言的运用,还是形式逻辑符号的推演,经济学始终在构建专业的理论世界和专门的经济问题,试图通过它们来认知真实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然而,真实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必定大于这样的“专业世界”和“专门问题”,并且不可能同质和等比例地缩小来映射。相应地,经济学提供给人们的,就不是对真实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完整看法,而只是某种专业或专门的有限理解。但是,各种经济学理论几乎都不谦逊地认定,自己给出了经济世界和经济问题的全部解释,至少也是核心理解或关键发现。有限的认知被无限夸大了。经济学解读出来的狭小“世界”和“问题”,误解成了真实经济世界的全部存在和经济问题的整体面目。

二是用静态认知动态。当真实的经验问题进入经济学研究的视野,转化成“形式问题”之后,经济学通过自定概念、选择数据和逻辑规则下的推定与演算,形成了一个个静止不变的理论世界。相应地,“形式问题”就在这些静态的理论世界里,得到梳理、分类、分析或综合,得到较为确定甚至极为肯定的“形式结论”。显然,在静态世界得到的结论,必定还是静态的,与真实经济世界动态地不断演化,经验问题变动不居而千姿百态,并不契合对应。不无遗憾,各种经济学理论大多视静态瞬间为静态与动态之和,并用其解读经济世界的动态问题,消融所有的“动”于“静”之中。这如同一只神奇之手,封冻一江春水,江水冻住的瞬间,竟被用来展现江水奔流的生动之态。

三是用历史认知未来。经济学是重于实践的学说,预测未来是它的天然使命。未来的经济世界,依据某种公理判定,可以从历史过往的惯性中,分辨某个走向,推测某些价值,甚至确定某种结果,这即是经济学常说的“路径依赖”。但未来最为确定的,是更大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经济学由历史而及未来的认知,只在一定范围之内有效;超出这个范围,不是猜测,就是想象。大量甚至全部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近几十年逻辑实证方法统领下的经济学研究,配以大数据支持和计算机运算,在历史回归中得到的结论,直接用于预测未来的经济世界。未来变成了历史的简单拷贝。这种常识都难以认可的认知观,在现代经济学中竟是主流,无法不引人深思。

举个例子。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MMT)近些年有些火爆。火爆的原因是二00八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货币供应巨量增长,这个理论似乎给出了合理解释,且可用之于当下和未来各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与操作实践。事实上,它正是经济学“专业世界”和真实世界反差的上等案例,“形式问题”替代经验存在,有限之说试图覆盖无限时空。自然,它对于真实经济世界的解释是无力的,对于真实世界里的经济难题则是无解的。

这个理论认为货币可以定义为“记账单位”,当今世界的现代货币就是各主权国家发行的“国定记账单位”。从理论分类看,它属于“符号货币论”,只是众多货币理论中的一种。但这种专业理论认定,自己完成了人类社会对于现代货币的全部理解;并且可以由“国定记账单位”,推论出人类社会所有货币的“借据”本质,进而认知历史上出现过的实物货币、黄金货币等真实世界的全部货币;甚至于,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都可以肯定为“记账单位”形态,而不是其他货币史或货币理论认定的实物货币,如贝壳、石头等。这样一来,现代货币理论(MMT)就以它的“记账单位论”,宣告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有其他货币理论的终结。

很清楚,真实的货币世界并不会因为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出现,仅仅成为“记账符号”的世界,黄金货币储备还在就是一个证明;同时,真实货币的本质、功能和形态变化的恒在性,也不是这种货币理论既有的解释能够完全把握的;还有,将历史到今天的货币都认定为“记账单位”,不过是某种视角的看法,谈不上正确,更谈不上完全正确而绝对可信。或许可以说,现代货币理论(MMT)理解了真实货币世界的某个侧面,但仅仅是一个侧面而已。

放眼看去,现代社会所有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共同之处,就是构建一个个“专业世界”来认知真实世界。

本文刊登于《读书》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