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铁娘子”胜选,平衡外交将继续
作者 吴阳煜
发表于 2024年1月
2024年1月8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总理谢赫·哈西娜接受媒体和选举观察员的问候

全球进入“选举大年”2024年后,南亚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孟加拉,率先在1月7日举行了5年一届的议会大选。当晚,各选区的初步结果显示,人民联盟已经赢得过半席位,意味着已经连续执政15年的人民联盟主席谢赫·哈西娜,得以再度留任总理。

根据孟加拉选举专员在投票日后公布的数据,这场大选的投票率约为40%,低于上届大选的 80%。原因是,以“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为代表的政坛反对力量,在2023年公開表示将抵制本届大选。加上孟加拉国的经济体量接连超过越南和马来西亚,而哈西娜对华态度温和,美国对这次大选也给予了重点关注。

抗议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召唤已经到来,是时候上路了。”面对反对派呼吁罢工以抵制选举,哈西娜在选前最后一次的竞选演讲中说,“今天我出现在你们面前,请求投票支持船这个标志(选票上的人民联盟标志)。”

在穆斯林占比超过90%的孟加拉,两位女性总理的经年缠斗,算得上是该国的政治奇观。自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2008年12月赢得议会选举后,该国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但由于反对党领袖卡莉达·齐亚因贪污罪名成立遭到监禁,在孟加拉的主要城市中心、大清真寺等地点,仍可见一系列的抗议示威活动。

孟加拉政府在2023年11月初通报称,民族主义党发起的罢工和封锁,导致该国每天损失160亿塔卡,相当于孟加拉GDP的0.2%。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自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以来,其政坛充满了“枪与暴徒”,发生过多起军事政变,以及针对政治人物的暗杀事件。就在反对党声明抵制本届大选后,有南亚政情观察组织警告称,2023年政治暴力事件已在该国造成70人死亡、超过7000人受伤。

“家族政治长期以来是南亚地区的一大政治特色。历史上,孟加拉国大部分时期是哈西娜家族领导的人民联盟,与卡莉达·齐亚家族领导的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轮流上台执政,受内外因素影响,政治斗争有时候异常激烈,特别是在其他国家干预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红梅向南风窗表示,哈西娜连续执政15年来,在国内经济方面的治理成效有目共睹,这为她的续任奠定了坚实民意基础。

此前在2018年,卡莉达被控贪腐而遭到判刑,出狱后已经让出党首一职,而哈西娜的总理任期延续至今,似乎显示长期互相敌视的两大政治家族恶斗的格局,至少在国会政坛上已经告一段落。李红梅表示:“尽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指责哈西娜操纵大选,并借此干预孟加拉国内政、煽动反动派力量,但成效微乎其微。这得益于哈西娜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民意‘基本盘’。这也充分说明,孟加拉国选举政治最终的走向,取决于谁能真正促进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

冲刺“2041年愿景”

在孟加拉这个绝大多数人口靠农业吃饭的种植业大国,有大约30%的GDP来源于农业。诸如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孟加拉的民生威胁甚大。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