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时候不见彭于晏了。
因此,见到他之前,我脑海里不断浮现曾经熟悉的角色,童年回忆里的“唐钰小宝”、爱情电影里热情似火的少年、动作片里骁勇矫健的缉毒警察、特工……
但在真正见到彭于晏后,这些角色的身影在他身上了无踪影,包括在最近与刘德华、林家栋合作的元旦档电影《潜行》里,彭于晏饰演的香港警司方兴。
第一眼,你就很容易感受到他的松弛和干净。
平安夜当日的北京,城市里仍然残留雪渍,但气温已经开始回升。彭于晏只穿一件印有新片《潜行》字样的卫衣,出现在为采访准备的休息室里。
他神情悠闲,任由嘈杂的人群和工作安排摆布,松弛自在得简直像个大学生。模样也像大学生,他的身材依然挺拔健美,皮肤紧致光滑,脸上有天真灿烂的笑容。
之前拍完管虎导演的《狗阵》后,彭于晏足有半年多没拍戏,“我觉得是时候要拍一部商业片”了。
我们的采访时间不长,但要挖掘出对面人物的新鲜信息,对记者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就像彭于晏在《潜行》里饰演的香港警司方兴,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救下林家栋所饰的卧底,还要获取刘德华所饰的毒贩林阵安的证据,难度不小。
类似情境常出现在彭于晏之前的角色里,他总是被推到一个极限的环境之中,竭尽所能调动自己意志和行为,让不可能的任务变为可能。
彭于晏倒是松弛得很。他把自己固定在同一个位置,面对换了又换的人,聊着相似或不同的内容。一个话题可以发散好久,思绪飘到童年、假日、陶艺、小动物……如果给他一个小时,搞不好能说不停。
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专注地凝视着对谈者。那些紧绷着神经和身体去完成危险任务的角色,在他身上全然不见踪影。
结束采訪后,我忍不住感慨:从思维、说话习惯,到外形样貌,你都很像我们“90后”的同龄人。彭于晏又笑了:“(年龄)差不多嘛。”
在相对复杂的环境里,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的话语简单,笑容简单,对待角色和新事物的认真简单,因简单而纯粹、持久。
“充分准备让我安心”
过往的大部分角色,彭于晏都会为之瘦身或塑形。拍电影《热带往事》时,他瘦了32斤。但这一次,《潜行》里的网络毒品调查科警司方兴,虽然看上去依然矫健精干,但彭于晏已经刻意增重了。
“真枪很重”,后坐力很强,好几种枪型,他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片中主角兼监制刘德华告诉彭于晏,方兴应该“稳”一点,气场上不能被毒贩与林家栋饰演的卧底压一层。
片中有几场拳拳到肉的打戏,也有几场真枪实战的戏。彭于晏因此觉得,这号角色需要一点“力量感”。
“真枪很重”,后坐力很强,好几种枪型,他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但他借以强调:“他(方兴)与这个枪互相应该是很熟悉的,要让观众相信我是可以干掉那群人(反派)的。”
他向来如此,对于大部分角色,彭于晏脑海里第一时间的逻辑是,“如何让人物可信”。而从外形状态上做努力,则是基础功。
《翻滚吧!阿信》里的体操运动员“阿信”,应该有不凡的体格与力量,那就练。综合格斗需要看得到实打实的力量感,那么《激战》里的林思齐脱掉衣服后的肌肉必须丝毫不掺水分。《邪不压正》里,李天然需要在房顶上轻盈奔跑,那么减重便成为必要。
这些准备没有丝毫作弊空间,对彭于晏而言也是最习以为常的。
《潜行》里的方兴,同样是一次在压力和挑战中完成的角色。网络毒品调查科警司这个角色,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头脑。彭于晏觉得,这是一个需要上了点年纪才能演的角色,因为要“去抓住华仔饰演的大毒枭”。
在接下“方兴”这个角色、但还没拿到《潜行》剧本的时间里,他早早做功课,看了一堆关于网络虚拟货币的纪录片,认识了“暗网”“虚拟货币”等等专有名词。“暗网里面有什么木马,黑客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你的IP……”彭于晏说。
不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彭于晏是不会上场的。这是他自入行以来就建立的信条,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对自己能支撑起角色的信心并不充分。
2014年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时,有一场戏拍了几十条还没过,彭于晏很挫败,也很愧疚,一如既往地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也因为这份危机感和自我警惕,他要求自己为每一个角色做好充足准备,“怕(我的角色)没有说服力,或者是自己没有信心”,于是越准备越多,比如一个月瘦了十斤,一看镜子,觉得好像可以再减一点,直到最后到现场后感觉自己能拿出东西了,才能稍微踏实一点。“有些人可能不需要(很多准备)他就能有更好的创作,但如果我不做准备,我觉得我就很难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