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变战场,胡塞武装没疯
作者 陶短房
发表于 2024年1月
2023年12月20日,也门阿姆兰,胡塞军校毕业生手持武器参加阅兵

随着美英1月11日起空袭也门目标和胡塞武装再度袭击商船,红海局势更趋升级。1月17日,美政府将胡塞武装定性为“特别指定的全球恐怖组织”。就在当晚,悬挂马绍尔群岛船旗的美国干散货船“M/V根科·皮卡蒂”号被胡塞武装的导弹命中;翌日,同样悬挂马绍尔群岛船旗的美国化学品运输船“化学品游骑兵”号重蹈覆辙。

与美国正面干仗,曾被阿拉伯多国围殴的胡塞武装,是疯了吗?

胡塞的“族谱”

“胡塞武装”其实是不科学的俗名,该组织几乎从不这样自称。该组织的正式名称是“真主支持者”,前身为成立于1992年的“青年信仰者”组织;创始人侯赛因·巴德莱丁·胡塞尔,是世居也门西北部萨达省的阿訇家族成员。

以首都的萨那大学为中心,该组织在1994—1995年组织“夏令营”,宣扬什叶派理论。当时他们以强调“兼容并包”和“复兴文化传统”为口号,对抗在沙特影响下趋于保守的时任也门总统萨利赫。萨利赫身为什叶派,却为了借助沙特的势力阻止也门南方重新独立,而表现出亲逊尼派的样子。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出兵支持萨达姆政权的萨利赫,这回倒向美国和沙特,胡塞尔派则转而突出反美、反以色列色彩,以萨那大清真寺为据点举行反美反政府活动,后进一步武装化。

翌年9月,起兵失败的胡塞尔在老家马兰被打死。为防止其坟墓变为“圣地”,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萨那中央监狱里。他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堂弟继续和萨利赫政府对抗,直到2010年停火。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原本支持萨利赫政府的沙特阿拉伯,转而扶持同一教派的哈迪。哈迪出身于也门南方的瓦哈比派,早年曾配合萨利赫政府剿灭南方的左翼割据势力,借此谋得也门政府的半壁江山。两人分道扬镳后,萨利赫于2011年11月同意下台,翌年2月哈迪上台。

由于同样反萨利赫,哈迪上台之初曾与胡塞武装有过短暂蜜月期,标志是主持了胡塞尔的葬礼并允许其迁葬家乡。但一心在也门构建瓦哈比教派一统天下的沙特从中干预,迫使哈迪不允许胡塞尔家族中人奔丧,导致也门内战重新爆发。

2014年9月,胡塞武装攻入首都萨那,将哈迪驱逐至南方,随即占领也门大部分领土。翌年3月,沙特在哈迪政府“邀请”下组成十多国联军,发起讨伐胡塞武装的“果断风暴”和“恢复希望”军事行动,但干预效果甚微。

胡塞武装越战越勇,一度与其联手的萨利赫中途倒戈,仍撼不动该组织的阵脚。萨利赫反倒在2017年12月4日死于非命。

拜登在美国上台后,将胡塞武装从“外国恐怖主义组织”名单中撤除。随着沙特和伊朗关系缓和,也门内战双方也开始放低姿态。2022年4月,沙特为首的联军和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尽管10月协议到期,但此后也门战火几乎停止。

就在也门罢战言和、世人看好胡塞武装一路“洗白”之际,红海危机爆发,不甘寂寞的胡塞武装再次震惊了世界。

从“阿克萨洪水”到红海袭船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发动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袭击,不久后以色列反攻加沙,阿拉伯世界坐立难安。

11月19日,早就声明支持哈马斯的胡塞武装,在红海南部国际水域扣押了日本邮船公司旗下“银河领袖”号集装箱船及其25名船员,由此开启了“红海袭船”模式。据海事情报公司“德里亚德”的声明,截至今年1月15日,其共计劫持或袭击了至少27艘往来红海的商用船只。

标榜“声援加沙”的胡塞武装,最初曾明确表示“仅袭击前往以色列港口或归属以色列的船只”,但事实上,一些曾经属于以色列,或悬挂过以色列船旗的船只,也被袭击、劫持。

就在也门罢战言和、世人看好胡塞武装一路“洗白”之际,红海危机爆发,不甘寂寞的胡塞武装再次震惊了世界。

2023年12月13日,正在以色列访问的美防长奥斯汀宣布,发起多国护航红海的“繁荣守护者行动”,参与方最初预计有美国、英国、巴林、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塞舌尔、西班牙10国,后陆续有所增减。

但胡塞武装并未被吓阻,反倒将袭击类别从最初的基本针对集装箱船,扩大到更易引发生态灾难的油船范畴。

今年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1票赞成、4票弃权通过决议,谴责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敦促其立即停止。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