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5日,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也称“果敢同盟军”)打下果敢首府老街。经过16年的等待,同盟军“收复”了果敢全境,还控制了属于果敢历史辖区的滚弄、勐古和木邦全境,以及贵概、木姐、勐举的一部分。
果敢同盟军打下老街后,一度试图扩大战果,在德昂军、若开军的支援下逼近腊戌。1月12日,在中国斡旋下,果敢同盟军、德昂军、若开军和缅甸军方签署停火协议。至此,彭德仁从“打天下”阶段转入“进城”治理阶段。
缅北之乱的历史经纬
缅甸原为英国殖民地,独立时签署的《彬龙协议》将缅甸设为缅北三邦(克钦、掸、钦)和缅族省份并立的联邦国家。但是,缅甸建国后的联邦制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一方面,独立后缅甸军方长期统治国家,实行大缅族主义,联邦制有名无实。另一方面,《彬龙协议》设立缅北三邦,只考虑到缅甸大的少数民族掸族、克伦族和钦族的利益,至于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区域,则被划在这三邦之内,没有成立单独的邦。佤族、果敢族和德昂族等较小的少数民族,要求成立单独的自治区域。
1949年,战败的国民党李弥部残军,从中国逃亡缅北。李弥在缅北开办军事学校,不少缅北武装骨干出自该校,如日后的“果敢王”彭家声就是李弥军校的学员。
缅北几经变乱,在彭家声、鲍有祥和林明贤1989年倒向缅甸当局后,缅甸政府给了三人的部队以番号,规定三人的防区为掸邦下属特区,享有高度自治—彭家声的果敢为“掸邦第一特区”,鲍有祥的佤邦为“掸邦第二特区”,林明贤的勐拉为“掸邦第四特区”。
彭家声统治果敢后,主张禁毒,使用中文简体字,与通过贩毒敛财的同盟军参谋长杨茂良爆发冲突。1992年,在佤邦支持下,杨茂良用武力驱逐彭家声。3年后,彭家声才在女婿林明贤帮助下,驱逐杨氏,夺回果敢。
彭家声复出后,和果敢制毒大户刘正祥矛盾冲突不断,并且和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关系逐渐恶化。2009年,白所成、刘正祥等人联合缅军,驱逐了彭家声的势力,迫使彭家声逃亡泰国。3年后,彭家声秘密返回果敢重建同盟军。
不过这一次,彭家声没能夺回果敢。2015年,彭家声率领同盟军反攻老街失败,之后他去勐拉求女婿林明贤出兵援助未果,在勐拉度过他的晚年。彭家声之子彭德仁率领同盟军残部来到果敢北部红岩乡据险坚守,以待时机。
2022年,彭家声在勐拉去世,一代“果敢王”宣告落幕。彭家声的军政运作仍然是旧时代军阀式的,事业完全依靠他的个人威信,施政完全依赖族人,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这是他屡屡失败的根本原因。
缅甸军方将果敢从“掸邦第一特区”改为“掸邦果敢自治区”,降低了果敢的自治权限,并在果敢全境驻军,实行“缅化政策”,掌握果敢实权。白所成等人,必须听从缅军指挥官的命令。
尽管自治权大大降低,白所成为首的四大家族却依靠电诈产业大发横财。果敢白、魏、刘(刘国玺)、刘(刘正祥)四大家族以及后起之秀明家,把诈骗中国人的钱财做成了果敢的“核心产业”。四大家族同时组织民团武装以自固。白家掌控果敢民兵大队,魏家组织果敢边防营,明家则控制果敢警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