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去倒卖大米,韩国粮食怎么了?
作者 一墨
发表于 2024年1月
2023年4月14日,韩国釜山,农民正在进行首次插秧

自2023年年末以来,中国“倒爷”们扛米扛面到韩国贩卖,成为了两国来往航线上的新时尚。

专门扛着几十斤粮食飞到国外去“倒卖”,如果说这是一单“稳赚不赔”的买卖,应该很少人会相信。近期,一名中国乘客由于大闹山东青岛机场,将这桩“买卖”的内幕暴露了在公众面前,由此引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发生在2023年12月12日,在青岛胶东机场,一名中国乘客在登机口,由于行李箱当中的粮食超重,而被机场工作人员扣下,该名乘客当场暴怒,并乱砸手中的行李,因而导致了这趟飞往韩国的航班延误了一个多小时。

事后,据多家媒体披露,该名乘客并不是普通乘客,而是“粮食背包客”,也被称为“倒爷”—他们通过“人肉”运粮到韩国去“倒卖”,从中赚取差价。另外,有些媒体更是宣称,这些“粮食背包客”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

难以置信,在我们外行人的意识里,大米也就几块钱一斤,而扛这么几十斤大米到外国,连飞机票的钱都赚不回来,何况媒体所说的月收入3万。然而,事实是否果真如同某些媒体所宣称的那样呢?

倒卖大米,月收入3万?

公开报道称,这些“粮食背包客”有统一的组织,一般都是一帮人一起扛着粮食,乘坐飞机往返于中国和韩国。他们扎堆出行,每个航班少则一二十人左右,多則七八十人。

对于“粮食背包客”月入3万的传闻,在山东威海从事中韩两国物流的陈杰不敢苟同。他告诉《看世界》:“在我身边那些‘粮食背包客’,他们往返中韩一趟也就能净赚1000多元人民币。而他们一个月大概最多也就往返10次左右。”

作为被倒卖的对象,中韩两国之间的粮食差价又是什么情况呢?据《海报新闻》披露,目前韩国商场上的大米零售价格,为每公斤25元至45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之下,品级相同的大米价格,韩国的零售价几乎是中国零售价的三到四倍。而这三四倍的差价,最终是否有利润空间,还与机票价格以及所携带的粮食数量息息相关。

2023年8月12日,韩国仁川,从青岛出发的客轮复航,停靠在仁川港码头

目前韩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34公顷,在亚太经合组织国家当中处于最低水平。

“由于前几年疫情的打击,有些航班公司的运营至今都无法正常化,因此它们被迫压低机票价格,来吸引乘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告诉《看世界》,机票的低价,扩大了“粮食背包客”的利润空间。

除了疫情因素,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看来,低价机票也与旅游淡季有关:近期,由于旅游淡季的来临,从浙江宁波飞往韩国济州岛的春秋航空,机票更是出现了9元人民币的特价。同样是这个时间段,在“粮食背包客”聚集的青岛胶东机场,往返中韩两国的机票价格,虽然没有低至9元人民币,但是也在370元至420元人民币左右—而平常时期的价格,大多在600元至800元人民币这个区间。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