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3年11月起,丰田、日产、本田等多家日本车企,相继发布最新财报。引发外界广泛关注的是,其中,丰田的第二季度利润、日产的上半年利润,录得按年超过一倍的惊人增长。
总的来看,在2023年,日本车企的利润、在全球各主要市场的汽车销售和产量,均交出甚为亮丽的成绩。部分分析更指出,龙头车企的增长有助带动日经平均指数的增长,让汽车制造业成为另一项推动日本走出“失落30年”阴影的动力。
过去一段时间,外界广泛认为,日本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出现了普遍的掉队。对新技术的迟钝反应也导致外界对日本车企的看衰。然而,一片质疑中,人们发现,它们始终保持着强劲增长,且与一种更为审慎、稳健的电动车策略有很大关系。
政策力量强推动
时间回到2021年4月,当时,丰田公开承诺在205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目标,而推动汽车电动化、开发各类电动汽车,是其中一项重要策略。丰田的宣言中,碳中和不被视作推动利润增长的策略,反而更像一个无须解释而必须履行的企业责任。
宣言提及,至2030年,丰田希望提高纯电动汽车销量至100万辆,而混合动力汽车亦应高达450万辆。德国的宝马、日本其他车企如本田等车厂,均公开订立类似目标,以展示它们在可持续发展和坚持电动车策略方面的决心。
在全球重视减碳的氛围下,大量车企提出迈向“碳中和”或“零碳排放”的计划,同时提出重大变革措施,务求在不久的将来,落实具体目标。2023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更明确指出,现行各国推行的措施,不足以在21世纪末前将温度升幅限制于1.5℃内;现时各国的行动计划,仅能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至较2019年低2%的水平—而科学研究表明,追上《巴黎协定》的目标,需要降至较2019年低43%的水平。
这意味着,各国政府、主要跨国企业将面对更为庞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继而推出更多激进措施,推动电动车需求的政策力量将会更为强烈。
因此,讨论电动车发展机遇时,我们需要留意到,电动车发展背后有强大政府政策和社会力量推动,而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了解气候变迁议题的社会脉络,是理解新能源和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所在。
商业用车展现转型需求
在另一边,对于消费者而言,更换电动车,同时具备保护环境价值倾向和现实经济考虑。在欧美发达国家内,左翼或民主社会主义人士,认为他们作为消费者,亦应凭借自身购买力支持可持续发展,身体力行把自己的座驾换为节能的电动车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这类消费者把更换电动车视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迁、实践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强大的购买力是电动车需求的强劲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