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惊诧论
作者 郁喆隽
发表于 2024年2月

最近看了不少外国人在中国各地旅游和品尝美食的视频,不知不觉竟有点“上瘾”。看多了之后发觉有几个题材居然高频重复:例如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头一次坐高铁,惊叹速度超快而且极度平稳,在窗沿上立硬币不倒,“意外”发现每个车厢里都有饮用热水,此外居然还可以直接扫座位上的二维码订餐……还有外国人第一次吃烤鸭、火锅、臭豆腐、小笼包、兔头、豆汁儿等各地特色食物,乃至林林总总的中式快餐、街头美食;老外第一次清晨逛公园,看到不少人晨练,其中不乏卧虎藏龙的体育达人,目瞪口呆一番;再有就是一些外国主播观看中国知名歌手的演唱,展现出欣赏、赞叹、感慨,溢美之词如滔滔江水……那些外国主播毫不掩饰自己“没见过市面”的样子,啧啧不绝。我将这类视频称为“友人惊诧”。

这些已经不仅单纯是游记、吃播或者音乐视频了。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类视频在互联网上非常容易走红,被归为一个特殊的类别—“反应视频”(reaction),也就是观看某些人体验某些事物时候的特定反应。其实不难发现,上述视频中的场景多半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其中的美食也并非什么稀有珍馔,就是大家的日常饮食;而那些歌曲也必定是此前在各种平台走红热播甚至耳熟能详的。我们在观看“别人”初次进入这些场景的时候,已经同时带着自己以往的“体验”展开了某种“期盼”,因而那些赞同乃至意外都特别能都引发共鸣、认同和归属。甚至还有人用大脑的镜像神经元来解释此类视频走红的原理。理论和套路齐飞,研究之后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这种“×××怎么看×××”的模式,本可以有不少排列组合。可是真正使观众“难以自拔”的类型就那几种。与其说反复看到了外国友人的惊诧,不如说我们一再“印证”了自己的预期。可以想象老外嘗到螺蛳粉后面露难色,但在“喜欢—吃光”和“不喜欢—放弃”之间,得到传播的一定是前者。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幸存者偏差”吧。网络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场域,“消费”和“被消费”似乎永远处于动态共生关系中。越是热播的题材背后,越能映射出无数屏幕前孤独而渴望陪伴的原子个人。有人嚼“电子榨菜”,就有人用它来赚鲍鱼海参。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