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四千年文明的回响
作者 刘建成 熊佩 许丹阳
发表于 2024年3月

成都平原、鸭子河畔,当石器时代的微风散尽,青铜时代的阳光拂掠,这片土地——三星堆,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三星堆很远,它与你我隔着数千年时光,古老神秘;三星堆又很近,它就扎根于这片熟悉的热土,生机盎然。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考察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

青铜神树、青铜顶尊人像、青铜龙形器、神树纹玉琮、“祭山图”玉边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件“重器”,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元素和符号,生动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探索不会停步,守护不会缺席。一代代考古工作者脚踏实地叩问文明沃土,砥砺前行赓续千年华章,将一段埋藏数千年的古蜀文明,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光芒初显

步入三星堆博物馆,一件刻有“燕三太”字样的大石璧格外引人注目,这件石璧,是该馆唯一带有“文字”的文物,它无声诉说着三星堆文明最初发现的往事,也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古蜀文明的探寻之路。

三星堆,这个绝妙的名字并非凭空臆造,而是个实实在在的地名:它原为位于马牧河南岸的三座土堆,与北岸的月亮湾土埂隔河相望,二者组成了“三星伴月”的绝美景观,在一览无余的成都平原上,这曾是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盛景,故在清代被列为汉州八景之一。

1927年早春的一个清晨,四川广汉鸭子河南岸的月亮湾台地上,农民燕道诚和儿子在自家门前为灌溉水车清掏淤泥,无意间挖出一坑玉石器。燕道诚陆续把值钱的玉器拿到集市上卖掉,但不起眼的石璧就堆在院墙角落,也没注意到自己孙子在最大一块石璧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燕三太”。后来,这件石璧被燕道诚的儿子捐给了博物馆。

这些流入古董市场的器物,引起了时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的注意。1934年,葛维汉与副馆长林铭均等组成的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考古队来到月亮湾,开启了三星堆第一次考古发掘,三星堆考古的序幕就此拉开。这次考古让三星堆“光芒初显”,也照亮了通往失落古國的门扉。

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打断了这一考古进程,微光初露的古蜀遗珍也只能排在人们注意力的末端。

新中国成立后,三星堆考古工作得以恢复开展。1963年,著名考古学家四川大学冯汉骥教授带队对三星堆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

1980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开始组织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三星堆遗址大规模、持续性的科学研究就此开启。

三星堆的神奇世界,轮廓初现。

一醒惊天

“挖到宝了,挖到宝了!”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考古驻地的宁静。1986年7月18日下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科研人员陈德安、陈显丹正在整理考古发掘资料时,一个工人匆匆来到驻地。

本文刊登于《党建》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