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罗子”的新生
作者 秦晓茹
发表于 2024年3月

斜仁柱,又称“撮罗子”,是鄂伦春等民族的传统住房:几根木杆顶部交叉,支成圆锥形屋架,再覆以桦树皮、兽皮等防风保暖;好拆好建,适应游猎生活,猎物在哪里,“撮罗子”就搭到哪里。

人生前20多年,吴奶奶就是在“撮罗子”里度过的。她会经常跟孙辈们讲起“撮罗子”,講她年轻时在大兴安岭深处过着游猎生活,住在用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里,晚上睡觉时可以直接望到天上闪烁的繁星……

老人的回忆总是充满了云淡风轻的浪漫,但浪漫背后是简陋和辛酸。住在“撮罗子”里,铺上几层稻草就是床,盖的也是草编的被子,锅碗瓢盆要用兽皮到山下交换;最难熬的是冬天,冰天雪地里,食物少,饮水要到河里去取冰块,裹上狍皮褥、狍皮被睡觉,半夜照样被冻醒……

这一情况的改变要从1951年10月31日说起,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成立。

本文刊登于《党建》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