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憨憨”书记
作者 于冰
发表于 2024年3月
吉列子日

这个春天,吉列子日格外忙碌。

他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乡亲们一句“阿海”(吉列子日的小名),他随叫随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他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参加2024年全国两会,忙着做调研,整理参会建议;就在2月底,他和妻子迎来了第二个宝宝的降生。

从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走向北京人民大会堂,当年那个从阿布洛哈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正在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阿布洛哈村的新篇章。

展示3张对比照

去年,“95后”吉列子日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会期间,他在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展示的3张照片引起了大家注意。吉列子日长得憨厚可爱,网友称他是“年轻的铁憨憨,是乡村的希望”,他也成了“铁憨憨”书记。

几张照片分别拍自不同年份:2005年,乡亲们住的是单薄飘摇的小木屋;2007年,大家住上了土坯房,但火塘熏人,墙也被熏得黝黑;2020年,大家搬进了窗明几净的小楼,门前可种菜养花,还拥有活动室和卫生室。

照片变化的背后是阿布洛哈村几十年来的蝶变,更是一代代村民的通路梦。

阿布洛哈村,位于四川、云南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在彝语中意为“高山中的深谷”和“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三面环绕着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一座座大山阻挡了村子和外界的连接。

过去,进出阿布洛哈村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往上翻越垂直落差2000米、满布荆棘、乱石耸立的盘山小道,几乎呈60度的斜坡,人走在上面要“手脚并用”,需5个小时,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悬崖。另一条路是往下走,要通过55米长的溜索跨过西溪河到对岸,然后徒步2小时到通车的公路,因河面气流大,河水湍急,若是没抓紧溜索就会坠入河中,生死难料。有的村民因为不敢冒险走这两条路,以至于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吉列子日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路不通,乡亲们只能住土坯房、茅草屋,吃玉米饭,地里种的东西运不出去,最后都烂了。”

吉列子日(左)和村民在脐橙种植园里察看果子的长势。

这里曾是脱贫攻坚期间“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早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村子的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72%。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考察慰问。总书记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根据四川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计划,四川要在2019年底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于是,在政府资金支持下,通往阿布洛哈村的硬化路建设工程在2019年6月正式动工。

阿布洛哈村所处的悬崖峭壁,地质结构复杂,岩层破碎,开工4个月才修了3公里和1个隧道,特别是在最后1公里处,施工进展变得缓慢。为修这条通村路,动用了重型直升机,这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的第一次,这件事还上了网络热搜。

2020年6月30日,3.8公里长的通村路终于建成,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从此成为历史。村民到最近的乡镇,出行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30分钟。吉列子日参加全国两会,要途经西昌,再到成都,最后到北京,“过去从村里到西昌就要两天时间,现在这一段只需要4个多小时”。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