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之根在民间
作者 余驰疆
发表于 2024年3月
许江

站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办公楼高层向下俯望,几乎能将整座校园收入眼底。一面是郁郁葱葱、红绿相间的象山,宋河绕山流淌,流经校园流向钱塘;另一面是大名鼎鼎的校园建筑群,灰瓦层叠,飞檐如浪,设计者便是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现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然而20年前,这片刚刚落成的校区备受争议,一度被称为“杭州最错误的建筑”。作为决策者和总统筹,时任中國美院院长许江办全国研讨会,一次次亲自为来宾做导览,许多人都以为他是导游。后来,王澍拿下建筑界最高奖,象山校区频频登上“最美校园”榜首,人们才对许江当年力排众议的决定刮目相看。

对许江而言,这片校区意义深远。当《环球人物》记者问他:“身为中国美院历史上任职最久的院长,你最自豪的三件事是什么?”他把象山校区放在了第一个——另外两个则是“构建以东方学为核心的学科链”和“进一步锻造中国美院深厚的人文学风”。

象山校区也是许江心中“大学望境”的象征,是“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构”的典范。他指着玻璃外的景色,与记者回忆起20年前在此眺望的心境:“那时校园周围都还没有如今的高楼,回想起来真的很感慨。”

这是许江身为艺术家的感性面,而作为参政议政的全国政协委员,他又有极为理性的一面。从2003年起,许江便开始参加全国两会,做了15年全国人大代表,如今全国政协委员的工作也来到第七个年头。每一年,他都花十足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社会调研和建议、提案研究。采访尚未开始,许江打开已经背得有些磨皮的自制挎包,皮面上压印的是他自己绘制的葵花。他从挎包中拿出一摞笔记,每一页上都手写下满满的信息,重要之处还用荧光笔标注出来。

紧接着,他淡定坐下,铺开资料,讲起自己新一年的提案和调研故事。

“中国画教学很吃力”

参加全国两会的21年里,许江的建议和提案涉及方方面面:2014年,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活化传统、弘扬美德、社会动员、全民推广”的建议,为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提出6个方案;2018年,初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他提出了“发展乡土文化”的提案;前年,他将目光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尽快设立“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去年,他又提出“艺建美丽乡村”,把“艺术乡建”的概念推向台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到了今年,许江的提案又回到了他最熟悉的领域:高等教育。涉及的话题便是近两年被广泛热议的“艺考改革”。 “现在确定要提的是‘关于高等美术人才选拔和教育的建议’。”2021年,教育部启动了艺考招生改革,2024年则是改革全面落地的第一年。“全国艺考改革是为了更加统一、更加公平,出发点是好的,但中间难免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我想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反映,希望引起重视。”

他的提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如何坚守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构建中国绘画人才自主的培养体系”。在许江看来,全国能够开展系统性、特色化的中国画学教育的院校不多,招生规模很小,而如今所提倡的统考,基本上是用“西画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得在招生阶段,造成中国传统笔墨的式微,“所以我们中国画教学很吃力,专业越来越窄化,创作和研究脱节”。

“中国画是民族之画,中国画学是国粹之学,在全世界的美术史上,中国画学都占有极高的艺术地位。”许江以去年引发热议的“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为例。“赵无极为什么在世界享有如此高声誉,是因为他尽管用西画的形式,但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汲取了山水、书法的精神,并把这些精神转化成当代油画的表现语言,因此得到西方的高度重视。这一次他的作品在中国展出,成千上万的人都到杭州来看——这就是中国画学的意义,它是中国民族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中国美学的根脉。”

位于浙江青龙坞的胶囊书店,给进行乡村调研的许江留下深刻印象。

“上个世纪西学东渐,中国画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至今日,西方的艺术、绘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