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自然的温情瞬间
作者 祝越
发表于 2024年3月
奚志农

奚志农的一生中有很多个与动物邂逅的瞬间。滇金丝猴从高大的冷杉树上投过来的一个眼神,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荒原上纵横驰骋的英姿,绿孔雀从他的望远镜中缓缓走过……2023年,他又有了新的“瞬间”:在昂赛大峡谷灰白的岩坡上,他隔着相机取景器与一只雪豹母亲四目相对。这是纪录片《雪豹和她的朋友们》(以下简称《雪豹》)中让人屏息的一幕。

操心的命

《雪豹》上映期间,对影视行业毫无了解的奚志农,也跟着跑了好几场路演,去了名人直播间做宣传。然而各影院排片依旧寥寥,最终票房只有不到300万元,甚至不及电影的发行费用。但奚志农并不感到失望,对他而言,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能上大银幕已经是一种惊喜。2023年,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将“最佳纪录/科教片”颁给了《雪豹》,这更是一种认可。

奚志农常常在媒体采访中提及“看到”二字,这与他的职业有关: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能否“看到”“拍到”野生动物非常重要。对于奚志农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发生在“看到”之后。“用影像保护自然”是奚志农的人生信条,2002年,奚志农创立了环保组织“野性中国”工作室,这句话也成为工作室的宗旨。“让中国的野生动物被更多的人看到”,是奚志农探索出的,属于自己的自然保护之路。

起初,奚志农最关心的是鸟。1983年,奚志农进入一个科教片摄制组,成为一名摄影助理的助理,但摄制组的拍摄方式让他不解。他们用尼龙绳把鸟的腿拴在树上;要拍近景时,就从大学里借来一具鸟标本,放在草丛里拍摄。

有一次,摄制组把一只出生不久的雏鸟拴在窝里,如愿拍到了大鸟给小鸟喂食的场景。但是后来他们忘了解开绳子,第二天小鸟被吊在鸟窝外面,死了。奚志农问摄影师:“为什么要这样拍摄?”摄影师只回了一句:“你不懂。”

奚志农当然不懂,那时的他甚至没怎么摸过摄影机。但他很执拗,不认可这种摆拍的方式。因为这句“你不懂”,他下定决心要学会摄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拍自由飞翔的鸟。

最初,奚志农立下目标,要把家乡云南的700多种鸟全部拍一遍。但还没等这个目标实现,他就有了新的操心对象。1990年,奚志农听说《动物世界》的考察队要进入独龙江自然保护区。于是,他向《动物世界》毛遂自荐,满怀期待地进入独龙江峡谷。

3个月的拍摄并未满足他的期待。在独龙江,奚志农见到的最大的哺乳动物是松鼠,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的痕迹,都是盗猎者留下的动物残骸:羚牛的头骨、赤斑羚的毛皮、戴帽叶猴的头骨。奚志农意识到自己还应该操更多的心。“过去我只想拍鸟,不停地拍鸟。那3个月的经历,打开了我的眼界。”他开始走向更大的野生动物世界。

循着对鸟的关心,奚志农开启了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事业,这是自然而然也很单纯的路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想着去做事,从不考虑自己的能力”,这多少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成为野生動物摄影师,也许就是奚志农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理想主义实践——这一职业几乎是他花了40年时间,为自己创造出来的。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