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集体步入裁员潮国内Tier1企业长远发展存多重挑战
作者 李洪力
发表于 2024年3月

2024年以来,博世集团、采埃孚、法雷奥、佛瑞亚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几乎同时举起了降本增效的大旗,大规模裁员潮席卷欧美市场。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大陆、法雷奥等公司的裁员“瘦身”计划无疑反映了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困境。

相较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困境,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以及中国汽车销量大涨的双重刺激下,市场地位逐步提升,以均胜电子、德赛西威、华域汽车、华阳集团、拓普集团等为代表的龙头Tier1(一级供应商)企业在近年均取得不错成绩,尤其在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轻量化底盘等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

国际零部件巨头积极“瘦身”

2月20日,全球第八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佛瑞亚(Forvia)表示,计划削减成本并裁撤至多10000个工作岗位,影响约13%的员工,旨在适应欧洲的电动汽车转型并提升公司在欧洲的竞争力。佛瑞亚声称,公司采取节支措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

无独有偶,2月14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宣布正在实施其去年12月宣布的全球措施,以提高汽车部门的研发效率。此次合计裁员约7150人,约占大陆集团全球员工的3.6%。据悉,此次大陆集团的裁员计划主要是由于经济疲软、通胀高涨和向电气化的转型。

1月19日,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也宣布,计划在2026年前裁员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国本土。博世集团称,裁员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同时经济衰退和高通胀率让企业不得不开源节流。

在大陆集团、博世集团宣布裁员计划之前,另一家零部件巨头采埃孚的工会总代表Achim Dietrich于1月17日透露,该公司管理层计划在未来六年内在德国裁员12000人,相当于德国所有员工数量的四分之一。

从博世、采埃孚、法雷奥等厂商裁员瘦身的原因来看,基本上都指向电气化转型带来的需求下降,且裁员计划均未涉及中国市场。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对本刊表示,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传统零部件制造商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和研发投入,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员工技能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导致裁员。“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新兴企业和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国际零部件巨头需要应对来自新兴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企业需要在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而这可能导致部分传统业务的裁员。此外,企业还需要面对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国际零部件巨头可能会选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裁员和产能调整。”

“国际巨头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缓慢,国产零部件厂商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较快,对国外大厂带来竞争压力,而欧美用工成本较高,通过裁员降低企业成本。中国汽车产业链国产替代提速,在燃油车领域也对国际大厂形成挤压。”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也对本刊表示。

汽车供应链格局生变国内Tier1企业有望崛起

从燃油车时代到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传统汽车的核心发动机和变速箱正在被“电池、电机和电控”所取代,汽车行业的全面转型让供应链格局发生巨大转变,尤其智能座舱体验和高级自动驾驶持续升级,为国产供应链企业带来了机会。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