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化学遇上摄影
作者 朱文婷
发表于 2024年3月

编者按:

摄影与化学,一如诗与远方,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在化学的世界里,元素与分子交织成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它们在光的作用下,绽放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如同诗人笔下的情感,深沉而富有内涵。而摄影,正是捕捉这些瞬息万变的色彩与光影的魔法师。它用镜头定格化学的动态美,让那些肉眼难辨的细微变化,成为触手可及的艺术品。

暗绿的“树丛”顶端顶着深深浅浅颜色不一的“树冠”,那是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的银;白色晶体排成整齐的直角形状,那是锌与氯化锡溶液反应置换出的锡……这些充满后现代主义气息的画面皆出自“美丽科学”联合创始人、摄影师朱文婷之手。

维生素C 晶体,偏振光显微摄影,朱文婷 摄
硅酸钠环状图案,朱文婷 摄

2016年,朱文婷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后,她加入了“美丽科学”团队担任摄影师。她拍摄的创意影片《凌》(THEARCTIC)获“欧亚国际电影节月度最佳影片”和“最佳纪录片奖”并入选多个国际电影节;参与创作的《四季》(SEASONS)获“2017好莱坞国际独立纪录片奖”和“北美国际电影节”金奖;摄影作品《烟酸晶体》(Crystalofnicotinicacid)获“国际单色摄影奖”抽象类专业组荣誉奖。化学为摄影提供了无尽的创意与灵感,摄影则以图像的方式诠释了化学的诗意。这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探索与赞美。

我原本学的是设计专业,大学时我常常关注自然中的纹理和现象用于我的设计作品。这种观察使我不时惊叹于大自然创造出的无限丰富的形态。后来我使用日常普通的材料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并拍摄实验过程中随机产生的图形。随着这种喜好的逐渐深入,我进入了更微观的世界,开始利用显微镜探索实验中微妙的细节。

混合有机酸结晶,朱文婷 摄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开始思考:在现今这个充斥着人造物的世界里,能否通过一些方式,实现我与自然之间的共同创作?也因为这个问题,我开始了对于不同物质与媒介的探索,接触真实的物质材料成为激发我与世界对话的途径。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是按照内心规划好的一切去掌控全局,而我着迷于物质的自然形态,越来越顺应自然的吸引,遵从物质的天然属性,尊重并欣赏“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变化。

发现物质变化中的诗意世界

大学时期的探索只是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还算不上是摄影。真正接触摄影并逐渐让它變得专业是在我加入美丽科学团队之后。

“美丽科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及留学归国的硕博士团队组成,自主研发科学可视化内容、产品和平台的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品牌。它以创始人梁琰老师在2014年开展的“美丽化学”科普项目为基础。

本文刊登于《摄影世界》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