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查干湖的新生
作者 姚远
发表于 2024年3月
松原查干湖,冬季捕鱼的收获现场

东北的春天最难熬。

不似南方温暖和煦,用当地人的话说,东北的春风“又硬又冷”。积雪化了,融在风中,刺骨的寒。

春风无情。连续2日零上3摄氏度的“高温”,让瑰丽壮观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塌落成一座废墟。位于哈尔滨西南方向157公里的吉林省松原市,同样被这忽如其来的暖意扰乱了阵脚。预期持续进行至2月28日的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被迫提前4天结束,当我抵达时,查干湖仍然覆着一层冰,只是原先供车辆行驶的入口处,新立起鲜红色的警示牌。

松原的最高气温依然接近零下10攝氏度,但查干湖冰层最薄处已不足10厘米,已经不足以承载数千名渔民、游客、马匹和车辆的冰面作业。

每年冬天,查干湖渔场的工人们会凿开厚厚的冰层,抛下渔网。马匹拉动绞盘,上千只肥硕的胖头鱼密密麻麻地结在网上,被拉动着涌出水面。

收获最丰时,一张网的捕鱼量就可以达到36万斤,场面之壮观,令人瞠目。

很多人把查干湖冬捕节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比较。的确,它们都以“冰”闻名,都有着20余年的品牌历史,都是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强力引擎”,承载着牵动当地旅游发展的希望。

不一样的是,冰雪大世界是在一片空地上人工垒砌的奇观,查干湖却是一片天然存在的湖水。它的名字来源于蒙语“查干淖尔”,意思是“白色圣洁的湖”。而这样一处拥有古老历史的自然景观,查干湖过去、现在和未来所面临的旅游发展的态势,或许比人工奇观更显复杂一些。

零下40摄氏度的丰收

马文岩有一张黢黑泛红的脸,是过去这个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北风留下的痕迹。纵使些许粗粝,但它仍是一张属于青年人的饱满的脸庞。他擦去额头上的汗,缓缓坐下来。旁人向我介绍他时强调:“这位就是我们渔场最年轻的渔把头”。

“把头”,即“帮头”的意思。据传,第一代渔把头叫“巴图”,其祖辈是蒙元时期随征战大军迁徙至查干湖一带的古郭尔罗斯部落人。“把头”代代相传至今,他们一直是查干湖捕鱼工作的领头人。

查干湖渔场目前拥有600余名职工,现任的渔把头却只有4位。马文岩今年38岁,从业19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查干湖水域面积达420平方公里,远望或近观,都好似一片海,一望无际。当湖水封冻起来,这片海就成了暗蓝色的茫茫冰原,脚踏在上面,可以看见透明冰层之下隐隐流动的湖水。当地村民说,一些南方游客见了脚下这幅奇特的景象,经常会被吓得不敢走动。

过去的19个冬天,马文岩一直在这片冰原上工作。从12月25日湖水封冻开始,直至次年2月中下旬冰层消融。

这冰天雪地的三四十天之于查干湖渔场的工人,就像金秋之于农民,是一年中最珍贵的“收获的季节”。冬季鱼肉质鲜嫩、且易于储存运输,冬捕的收获,抵得上查干湖渔场全年收益的60%。

所以,冬天的一分一秒都得抓紧。每天,工人们凌晨5点准时从家中出发,前往当日规定的作业区域。52人一组,4组人马同时开工。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如果当天“爆了网”,他们会在冰上工作一天一宿。

马文岩率领的“4号网”,在网络上被游客们称作“爆网专业户”。远道而来期望见证渔猎奇观的游客,会早早做好攻略,径直奔赴“4号网”所在的位置。

“把头”,即“帮头”的意思。据传,第一代渔把头叫“巴图”,其祖辈是蒙元时期随征战大军迁徙至查干湖一带的古郭尔罗斯部落人。“把头”代代相传至今,他们一直是查干湖捕鱼工作的领头人。

刚刚结束的这个冬天,“4号网”的捕鱼产值总计132万斤,是4张网总产值的1/3。

“这玩意取决于人巧,就是自个悟。”对如此耀眼的成绩,马文岩说得云淡风轻。

我原本以为会听到一些更古老和原始的经验之谈,他却把自己的丰收,归功于中学数学教育。“勾股定理,一说你就懂了。”他用两只手比划起来,冰层与渔网底纲的位置关系可以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计算2米半和4米深水需要的底纲长度,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就可以让渔网“裂口打开,贴合地抱着鱼群上来”。

“你是怎么领悟到这个原理的?”我问。

“因为我念过书。”

高中毕业后,马文岩本希望继续念大学,但当年,1990年代的东北,“还很贫穷”。父亲和爷爷只是当地普通的渔场工人,同时身体状况欠佳,只好让马文岩回来接班。

小时候,马文岩从来没向往过捕鱼。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