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经济增长压力越大,企业越要走出去
作者 王小豪
发表于 2024年3月
2024年2月20日,河北邯郸,一家紧固件生产企业的车间工人正在赶制出口订单

两会期间,企业“出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许多人大代表也纷纷为支持企业“出海”进言献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出海规模日益庞大,成果也十分显著。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登顶全球第一,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取得的傲人成绩。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出海的形式也从单纯的产品出海发展至品牌出海、服务出海、模式出海。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布局的方式获取新市场、实现转型升级。

不过,地缘政治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等情况的出现,也给中国企业出海增添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南风窗采访了经济学家陈志武,就中国企业出海的历史、现状展开讨论。

出海从粗放到理性

南风窗:从时空角度来看,我们应如何勾勒中国企业的出海历程,当中是否存在明显的阶段划分?

陈志武: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企业的出海历程有两个关键的节点变化,其一是中国加入WTO,其二是“一带一路”的启动。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除了少数国企有一些海外投资以外,例如中石油、中石化到智利、委内瑞拉等国家收购油田进行开采等,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基本上没有海外投资活动。当然,那段时间有不少的出口贸易。我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纽约的机场看到里面的手推车上面贴了海尔冰箱的广告,但民企对外投资、建厂的很少。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才真正开始了规模化的出海浪潮。2001年以后,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增长迅猛,中国的产品迅速占领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很多企业出于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考虑,开始到其他国家进行实业投资,在当地建厂、生产产品。

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论是国企、民企,大企业、中小企业,都在各显神通,积极出海。

2015年,“一带一路”正式启动,中国企业的出海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开始,国企成为出海的主力,而且在对外投资时有更强的规划性和针对性,比如中远、招商、华润等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了很多的港口、公路、铁路。这些都是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进行的对外投资活动。

南风窗:我们先来谈谈民企的情况,整体而言,民企出海的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志武:據我观察,越来越多的民企逐渐从实业投资转向财务投资。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与民营企业家从过去十几年的海外投资经验中吸取的教训有关。

中国的民企在刚开始出海时,以实业投资为主。但是,当时很多企业的投资比较盲目和粗放,不顾经济效益和市场规律。比如,不少企业斥巨资收购国外足球队、地标性建筑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和市场规律对着干,最后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当时非常辉煌的企业现在都遇到了经营上的困难,甚至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

到了现在,我觉得很多民营企业家在海外投资时,比以前谨慎了很多。

南风窗:从实业投资到财务投资,这种转变是好的吗?

陈志武:我认为这种转变是健康的。

中国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家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海外市场并不了解,特别是对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和政治缺乏认识,导致投资过程中吃了不少亏。

当时很多企业的投资比较盲目和粗放,不顾经济效益和市场规律。比如,不少企业斥巨资收购国外足球队、地标性建筑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和市场规律对着干,最后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么现在,这些企业家开始通过股票债券、PVC基金、私募基金等方式转变为财务投资者,把企业的管理、运营交由当地团队完成,避免了一些文化摩擦和法律纠纷。这是对自己的财产更加负责的一种做法。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