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人称“北方雅典”。一如卫城往往被看作雅典的象征一样,爱丁堡城堡可以说是代表了爱丁堡乃至整个苏格兰。这座城堡伫立于爱丁堡市的制高点——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顶上,站在城堡上可以俯瞰全城。它一面向斜坡,三面临悬崖,地势险峻,只要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便固若金汤。公元11世纪,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三世(1031—1093)在这座城堡里建起了宫殿。由此,最初的要塞转变为王家禁地,直到16世纪,这里都是苏格兰王国的行政中枢,号称“苏格兰的灵魂”。
城堡的守护者
苏格兰历史上的不幸,很大程度上源于强邻英格兰。1286年,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意外坠马身亡。1296年,外号“长腿”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发兵北上,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爱丁堡虽然早就建起了城堡,但没能抵挡住“长腿”的大军。仅仅经过3天的围攻,英格兰的旗帜已飘扬在爱丁堡城堡的上空。甚至苏格兰国王举行加冕礼时的座位“命运石(斯昆石)”也被掠往伦敦,直到1996年才被送回爱丁堡。
而接下来的故事,已是永恒的传奇。苏格兰乡绅威廉·华莱士(电影《勇敢的心》的主人公)揭竿而起反抗英格兰人的统治。1305年,他兵败被捕,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广场被斩首,身体被英格兰人肢解成四块,分送四方,震慑叛逆。可随后罗伯特·布鲁斯接过了他手中的火炬。爱丁堡当然是苏格兰爱国者的首要目标。从地形上看,相比陡峭、危险的三面峭壁,比较容易攀爬的爱丁堡城堡东面斜坡一直是主要入口。1314年3月14日,在一个下着暴雨的漆黑夜晚,正当英格兰士兵被东面的佯攻所吸引时,苏格兰人偏从北面悬崖爬上城堡围墙,一举歼灭猝不及防的守军,光复爱丁堡城堡。3个月后,布鲁斯在苏格兰中部的班诺克本以寡击众,大胜英军。英格兰人只得在1328年签署的《北安普顿条约》里承认了苏格兰王国的独立地位。

今天爱丁堡城堡正门的两侧,分别矗立着一尊雕塑,左侧是罗伯特·布鲁斯,右侧是威廉·华莱士。城门上方的红狮在英国皇家徽章中正代表着苏格兰。入口门楣上則刻着一句“犯我者必受惩”,耐人寻味。
黑色宴会的阴影
罗伯特·布鲁斯去世以后,英格兰人一度重占爱丁堡,但很快被再度逐走。最后,布鲁斯的儿子大卫二世开始了自己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