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向春玲:促进银发经济与老年人福祉有机结合
作者 徐英子 畅婉洁
发表于 2024年3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部关于银发经济的意见,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工作遵循和政策依据。记者就意见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向春玲。

民生周刊:如何理解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银发经济与解决养老问题的关系?

向春玲: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2.97亿,解决好这么大一个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愿望,可以说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对政府是一种挑战。同时,这些需求也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看,发展银发经济既是解决养老的民生问题,也是实现发展的经济问题。

首先,它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首次以总书记身份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养老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老年群体盼望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更可靠的养老保障、更好的老年教育、更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好的老年文化娱乐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好地发展养老事业和发展银发经济。抓社会建设是为增进民生福祉,抓经济建设同样是为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国家许多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落脚点都体现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就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政府主要任务是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大量的非基本的养老服务还需要社会的力量来完成。对于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养老任务,还是必须通过市场以产业化方式调动企业的力量来完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增进约3亿老年人的福祉,无疑是满足人民美好愿望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消费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适应市场新需求,扩大国内消费,积极主动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面对约3亿人规模的老年消费市场,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需要,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最后,它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十九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战略部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整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支撑和目标。“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要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本文刊登于《民生周刊》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