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产业唱好京津“双城记”
作者 郑智维
发表于 2024年3月
吴仁彪
全国人大代表

“20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而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引擎。”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谈道。

低空经济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今年以来,在中央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低空经济迅速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重大机遇期

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低空空域是低空经济的关键投入要素,极具经济、国防和社会价值。

在吴仁彪看来,我国低空改革全面推进的格局已形成。自2020年开始,中央陆续批准海南、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等5个省份低空空域改革深化试点,2023年7月在全国全面推广试点经验。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建设首批26个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2021年2月,发展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開启了低空经济发展新里程。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加快培育低空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此后,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为发展低空经济创造良好的空域供给环境。2023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同年,中央空管委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本文刊登于《民生周刊》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