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存史诉真宰
作者 黄戈
发表于 2024年3月

傅抱石《大涤草堂图》为立轴, 84.5×58.5cm,纸本设色,1942年3月作,上有题识:大涤草堂图(篆书)。石涛上人晚岁构草堂于广陵,致书南昌八大山人求画大涤堂图。有云:平坡之上,樗散数株,阁中一老叟,此即大涤子大涤草堂也。又云:请勿书和尚,济有发有冠之人也。闻原札藏临川李氏,后展(辗)转流归异域。余生也晚,不获睹矣。今经营此帧,聊记长想尔。民国三十一年春于重庆西郊,傅抱石(小楷)。有钤印:白文方印“抱石长年”,朱文印“抱石斋”。

石涛致书八大乞画这段交往史料,源于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一封石涛致八大的信札。此信札原为张大千旧藏。有趣的是,2019年上海的刘海粟美术馆策划过一个馆藏学术研究展“天潢贵胄——从馆藏石涛、八大山人合绘《松下高士图》谈起”,通过对一幅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石涛与八大山人合作的《松下高士图》的鉴藏研究及相关资料的梳理、对比和阐释,细致而详尽地揭示石涛与八大山人交往、交流及相互关系的种种史实真相,并把张大千鉴藏、造史、作伪的种种案例巧妙地发掘出来,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其中,涉及的那封信的内容几乎就是傅抱石创作《大涤草堂图》的“史实”:“……济欲求先生(指八大山人)三尺高,一尺阔小幅,平坡上老屋数椽,古木樗散数枝,阁中一老叟,空诸所有,即大涤子堂也……向所承寄太大,屋小放不下,款求书:大涤子大涤草堂,莫书和尚,济有冠有发之人,向上一齐涤……”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即使在民国时代也令当时的人心生疑窦。策展人沈虎得出论断:“张大千曾经收藏石涛致八大求画《大涤草堂图》信札,给他伪造提供了依据。”扑朔迷离的信札,真假难辨的画作,围绕张大千的历史悬案至今还未明晰。学者们毋宁相信是“游戏之作”:“現在世间流传几件石涛与八大合作的画,经过专家考鉴,基本上是张大千按信札内容所仿制的“游戏之作。”有张大千仿作嫌疑的数幅“大涤草堂图”在画史上并无太大分量,或是学术界证伪的凭据,或是研讨张大千造假水平的谈资。仅凭一个近乎传说的史实而创作出画史上的经典名作,恐怕只有傅抱石的《大涤草堂图》了。究其原因,我认为三个要素起到重要作用:金刚坡下、石涛史画、悲鸿品评。

金刚坡下。据《傅抱石年谱》载,《大涤草堂图》作于1942年3月,也就是傅抱石艺术迸发并成熟的壬午年。壬午年前后,重庆金刚坡下抱石山斋是其个人绘画风格形成、成熟并获得巨大声誉的最重要时间节点、历史场域之一。而重要的节点,无疑是产生传世之作的关键要素,《大涤草堂图》符合上述条件。

本文刊登于《董事会》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