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蓬皮杜中心
作者 Rae
发表于 2024年3月

和巴黎偏爱倾诉古典情怀的卢浮宫、大教堂、歌剧院不同,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下文简称蓬皮杜中心)是一场年轻人的艺术狂欢,巴黎城中的异类。它极尽叛逆张狂之事,存心和所有传统建筑形式对着干:外围不设墙,内部没有立柱,后背裸露管线和钢筋结构,正面旁若无人地斜横一道玻璃电梯。外在已经足够散漫,内在更加随心所欲,连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圈都能称为艺术品。

从1977年落成至今,近50年过去,这座曾经饱受非议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法国乃至全球最受欢迎的文化中心之一。但是近日,蓬皮杜中心主席称,中心将于2024年逐步关闭,2025年彻底闭馆,2026开始翻新,2030年才会重新开放。

那么,蓬皮杜中心为何要进行如此声势浩大的修缮工程?暂别5年,它又将带给世人怎样的惊喜?

巴黎“怪物”,城市玩具塞纳河右岸的异类

法国《费加洛报》曾用略显尖酸的口吻描述蓬皮杜中心:“巴黎有她的怪物,就像尼斯湖有水怪一样。”

如果从埃菲尔铁塔顶端鸟瞰,巴黎是古典、优雅的。一眼望去,城市宛如一张远阔平铺的老棋盘,被曲折干练、“直来直去”的大道分割出一块块玲珑街区。建筑一律低矮,但毫不缺少繁复、优美和精致。蓬皮杜中心所在的玛莱区,是巴黎最老的街区之一,它所在的塞纳河右岸又是巴黎书卷气最浓重的地方。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似乎把自己的皮肤剥了,使骨骼通通外翻,色彩艳丽张扬的建筑,置于一堆老古董中时,显得多么叛逆、跳脱,特立独行。

連设计者皮亚诺自己都说:“它就像一艘由玻璃、钢材和彩色管材制成的巨大宇宙飞船,意外地降落在巴黎市中心,并很快在那里扎根。”他的搭档罗杰斯,甚至因为在社交场合透露了自己是蓬皮杜中心的设计者,而被一位住在巴黎的女士用雨伞狠狠“敲打”了一番。

巴黎人最懂讥讽的艺术,蓬皮杜中心因此有了很多外号:“钻井平台”“建筑界大猩猩”“炼油厂”“化工厂”等。有人甚至在建设时抗议游行,用诉讼方式、法律手段阻止它的建成。

然而,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戴高乐,铁了心要建这个艺术中心。为了让这份从49个国家、681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奇葩”设计落地,他不惜批准拆除“巴黎之胃”,即被法国文豪左拉用一部小说来专门描写过的历史建筑,中央菜市场。遗憾的是,蓬皮杜总统在1974年因癌症去世,没能等到1977年艺术中心完工启用。为纪念他,艺术中心就用“蓬皮杜”命名了。

没想到,建设时的讥讽和抗议,在艺术中心开放后,成了它的“自然流量”。每天平均两万多人参观,仅仅两年,蓬皮杜中心就接待了大约1400万参观者,远超埃菲尔铁塔。

其实艺术中心引发争议的原因就是它最大的特色:外露的通风、排水、电气管道和机械设备。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

工业革命催生了机器美学,建筑界的灵魂人物勒·柯布西耶在其著作《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