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不主张打仗的兵书
作者 尹世尤
发表于 2024年3月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它揭示战争规律,奠基中国古典军事理论,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军事著作中一直独占鳌头。然而,很多人所不了解的是,被称为“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却不主张打仗,反而主张慎战,乃至不战,积极倡导和平。作为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却以谋求和平为主旨,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一重身份是兵书,是一部讲领兵打仗的书。作为兵家智慧的源泉、克敌制胜的法宝,《孙子兵法》毫无疑义是我国古代军事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有影响的古典军事理论名著。它构筑了中国古代兵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也深远地影响了外国的军事思想理论,历来有“兵家圭臬”“百世谈兵之祖”“古代第一兵书”的美誉,堪称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这是因为—

第一,《孙子兵法》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全书十三篇,短短六千言,舍事而言理,辞约而义丰,言近而旨远,对以往兵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广泛、全面、系统、深刻的总结,并就有关古代军事几乎所有问题—如战争观点与效益、将领选拔与任用、部队训练与教育、军事地理与地形、战略战术与战法、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军事与外交、军事建设与后勤保障、战事预测与战场决策、战争指导与特殊战法、间谍使用与情报搜集等,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创造性和前瞻性的思想、观点,是中国古代兵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第二,《孙子兵法》代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理论的至高成就。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兵书汗牛充栋,《孙子兵法》为至高经典。北宋时期,朝廷颁行《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汇编而成,《孙子兵法》位列其首。国际上,公认中国的《孙子兵法》、德国的《战争论》、日本的《五轮书》为“世界三大兵书”,《孙子兵法》同样位列首位,但它比《战争论》早二千三百多年,比《五轮书》早二千一百多年。唐太宗李世民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明代茅元仪赞道:“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建议,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

一个“最早”,一个“至高”,充分彰显了《孙子兵法》在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思想史上的地位。的确,作为兵书的《孙子兵法》是一部从战略高度论述军事问题的不朽之作,其所蕴含的智慧谋略、战略方针、作战计策等,对于如何达到既定战略有着缜密的全盘谋划。读懂《孙子兵法》及其中的道理,你就可以预知战争或战役的走向;遵循孙子的计谋和原则,你就是胜利的一方,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奇才。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