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炳哲的“散金碎玉”
作者 嵇心
发表于 2024年3月

韩炳哲的《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李明瑶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尽管它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会被人误以为是一部有分量的专著。此书在一向以“轻薄”著称的韩氏系列著作中仍然属于异数。

相比韩炳哲《倦怠社会》《山寨》《爱欲之死》等隨笔集,《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的地位有些暧昧。他那些畅销全球的书,往往是围绕一类现象、一种观念,进行多方面不同维度的描述与阐释,即便有时看似离题万里,旁逸斜出,但他仍然可以在标题之下收束全篇。例如《山寨》一书,尽管韩炳哲最想剖析的是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经济现象,但他纵横捭阖,借助思辨的想象力与张力,将山寨的成因追溯到中国古代思维,并以中国古代书画传统作为佐证,最后才在结尾时对这类当代现象进行了直接地分析,完成了“临门一脚”。他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文本的开放性,令人回味无穷,也欢迎我们在他书写的空白处增补校正。这是韩炳哲一贯的写作手法,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运思与书写特点的风格。

然而,《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却不属于这一类。和韩炳哲其他著作相比,它显得更加零散,更缺乏系统性。这是一部小论文、随笔、时评与访谈录的合集。这样的文类纠集,所涉话题更加广泛,已无法用一个主题概括全书。因此,如果被“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这一书名吸引的读者,恐怕会略感失望,因为读后难免觉得书中内容无法撑起如此响亮的题目。但是,想更深入了解韩炳哲的读者,却很有必要展卷一读。此书正因其特殊性,恰恰不能被放过。书中不少地方对个人经历的披露,显得弥足珍贵,可以令我们了解一个亚裔思想家在东西对话语境中如何成长为一颗备受瞩目的“思想新星”。这些细节,也不乏打动人心之处,能让同处东亚文化语境的当代中国学人心有戚戚焉。

让我们首先从韩炳哲书中披露的个人经历说起。

他在《爱欲击败抑郁》这一篇访谈中,一上来就谈到自己的生活历程。他幽默地反思自己的名字,认为“哲”的汉语发音既有“铁”又有“光”的含义,而韩语中的哲学被视为“光的科学”。所以,他的经历不过是追随这一名字:先学习冶金,后来改学哲学,最后成为思想家。

韩炳哲年轻时在韩国上大学学的是冶金专业,尽管他很快便厌烦了,却因父母之命难违而选择。当时,韩国父母一定怀抱类似的朴素愿望:希望子女学习冶金等工业技术,毕业后成为工程师,从此拥有“铁饭碗”,不易被社会淘汰。韩炳哲在职业选择上代际冲突非常明显,冶金并非他的爱好,他亦不想以此为业。后来,他迫不得已对父母撒谎,谎称将前往德国留学继续学习冶金专业。否则,他的父母不会让他离开韩国。韩炳哲二十二岁时凭着一张冶金专业录取通知书,便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德国。一开始,他的德语非常糟糕,不会说也不会写,他被迫全身心投入语言的学习之中。一个被抛在异国他乡的亚洲人,首先就面临语言问题,令他难以融入德国社会。他最初处境艰难,不得不如饥似渴地学习德语。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极为浪漫的一面,他以设想未来和德国姑娘恋爱为动力,激励自己学好语言方能和爱人真正实现精神、情感上的交流。来到德国不久之后,他便转入人文学科学习,攻读德国哲学与文学,以及天主教神学。

本文刊登于《书城》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