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牛”精神 奋蹄前“犇”躬身开耕
作者 杨洋
发表于 2024年4月

牛,在中华文化里,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

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上百年砥砺奋进,无不体现着“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的奉献精神,勃发着“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的开拓豪情。

2020年岁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征程未有穷期,不等扬鞭自奋蹄。

面向下一个百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继续发扬“三牛”精神,奋蹄前“犇”,躬耕山河万顷,砥砺春华秋实。

俯首甘为孺子牛

2024年的第一天,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内,“05后”孩子们正迫不及待地轮流上前,与张桂梅校长合影留念。张桂梅乐呵呵地学着孩子们的样子,伸出贴满止疼胶布的手一一配合“比心”,笑得灿烂而明快。

这些年,张桂梅用无悔与无畏,诠释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那么,她拼了命送出大山的那些女孩,如今怎么样了?

其中,有一名“不听话”的女孩周云丽,转身又回到了大山深处。

金沙江畔,狮子山上,华坪女高的上课铃声响起,个子不高的周云丽走上三尺讲台。学生们越过书桌上摞起来的课本和学习材料,看着周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函数方程题的多个解法。

“90后”周云丽,一度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一道无解题。

周云丽姐妹俩出生于华坪县一个小山村。母亲因病早逝,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父亲把她们拉扯大。2008年中考放榜,周家两姐妹的分数都超过了高中录取分数线,然而,这一喜讯却让全家发了愁:家里还有几万块外债,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

与许多大山里的小姐妹一样,她们面临的是一道残酷的选择题。

“在我们这里,女孩子读书,常常读着读着就‘不见了’,不是打工了,就是嫁人了。”但是,周云丽不甘,她想靠读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茫然之际,华坪女高开办并首期招生的消息传来,姐妹俩和其他近百名贫困女孩得以免费入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们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入学后,孩子们很快发现,张校长并非如想象中那般温柔和蔼。周云丽清楚地记得,2008年9月1日开学那天,天空飘着小雨,张校长守在门口,看着女学生们步伐似有拖沓,便着急地说:“你们做事情太慢,高中不是这样读的。”

学校的管理很严格,别的学校6点钟上课,张桂梅5点多就“狠心”地把孩子们喊起来学习;晚自习10点结束,学生们回到寝室还要在走廊里背一个多小時的英语单词。

后来,周云丽才知道,因为女高招来的学生底子差,每次考试县里排名都垫底,张桂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用“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方式改变现状。

就这样,在“张妈妈”的严格教导下,在高强度的学习冲刺下,周云丽姐妹一个考入德宏师专,一个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

2015年大学毕业之际,周云丽顺利考取了丽江宁蒗县公办教师的编制,自己走出大山的梦想已是触手可及。

本文刊登于《党建》2024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