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大国重器之变
发表于 2024年3月

在一些重大场合,习近平主席都会提到大国重器、重大工程。从神舟家族到C919大飞机,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型邮轮,从港珠澳大桥到复兴号……这些“上天入海陆上”的重大工程,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彰显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

中国高度

新年贺词中,“上天”的重大工程,见证中国高度。

这些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多次提到神舟家族,从2016年神舟十一号“遨游星汉”,到2022年“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再到2023年“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中国载人航天飞速发展,成绩亮眼。

如今,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2023年12月31日晚,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在中国空间站收看习主席新年贺词。三名航天员表示,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把中国人的“太空家园”维护好、建设好。

除了载人航天,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国航天也在不断前行。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到嫦娥探月工程: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19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2020年,嫦娥五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六号将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中国人将丰富人们对月球的认知。

探月之外,中国航天的探火和探日计划也在有序推进。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曾提到过“‘祝融’探火、‘羲和’逐日”。

根据国家航天局此前公布,下一步,中国航天将完成的是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该任务预计在2030年前后实施;探日计划方面,初步计划于2026年发射“羲和二号”卫星。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