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国之重器”农业“国之重器”
发表于 2024年3月

2月27日,在武汉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的红泥地里,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神农设施”)项目启动建设。

“这是农业领域众多科学家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努力推动,终于实现构想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神农设施终于浮出水面,即将由蓝图变为现实。”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说。

打造育种“加速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大豆、玉米单产远低于先进水平,土豆、胡萝卜、西蓝花等蔬菜种子,尤其是高端品种严重依赖进口。

究其根源,我国种质资源选育依然存在技术瓶颈。

迄今,农业育种经历了驯化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四个时代。过去20多年,我国已完成超过70%重要作物基因组测序,为实现作物分子设计育种这一前沿技术奠定了基础。

但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作物的性状依赖于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基因、环境、表型之间的复杂关系,仍然是限制分子设计育种和提升育种效率的掣肘因素。

“作为(植物)最重要的性状,植物的表型研究过去长期以来没有什么进展,到本世纪初还处于非常原始的水平,单靠眼睛看,最多拿尺子量一量、天平称一称,这就是全部的手段。”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说。

张启发表示,21世纪初产生了表型组学的概念,使得植物的性状可以用组学的概念进行描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在武汉建立了整套的作物表型组学技术平台,在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中已经成功应用,对生命科学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何在此基础上全面突破种质资源“卡脖子”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

先进的“作战装备”极为关键。“我国虽然在表型组学方面早有设想,但由于设施和装备有限,难以实现多维数据的采集和整合。”杨维才说,建设规模化、高通量、高精准度、开放共享的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势在必行。

伴隨本世纪以来系统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作为农业生物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合农业领域的诸多科学家,以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提出了建设农业领域高通量基因型—表型鉴定重大基础设施的构想。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