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菜中的乡愁:人类学视野下的香港饮食文化
作者 程淳
发表于 2024年4月

提起香港的美食,最先出現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精致的西餐、传统的港式早茶,抑或活色生香的大排档?作为一座高度国际化的城市,香港几乎汇集了全世界的菜系菜品。饮食作为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和体现,也为观察身份认同、多元文化建构等人类学主题提供了绝佳视点。

日常食物中的文化内涵

《饮食香港》(Hong Kong Foodways)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教授张展鸿(Sidney C.H. Cheung)20年来学术研究的集结之作,全面描绘了过去1个世纪香港饮食的历史脉络,考察了不同时期香港饮食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互动。通过这部著作,他希望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索东亚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身份认同、消费观念、全球化影响以及移民等问题,并提供新的理解,从而扩展人类学研究的边界。

根据韦氏词典的定义,英文书名中的“Foodways”指的是“某一民族、地区或特定历史时期的饮食习惯和烹饪实践”。从这一定义出发,张展鸿认为表面日常的“饮食方式”背后有着复杂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们更多涉及集体经验而非个人选择;烹饪实践则连接着食材流通、大众消费等社会行为。因此,饮食方式与烹饪实践不仅影响着我们吃什么,更影响着作为文化主体的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地域传统与全球化潮流的角力中,地方饮食的变化无疑标识了人们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转向。一些传统的烹饪技术和本土食物在全球化潮流中受到了关注,例如日本的鲸鱼消费、中国大陆的小龙虾热潮、意大利的慢煮运动、澳大利亚移民烹饪家常菜。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人们通过重新构建日常生活,塑造本土身份意识,来抵抗同质化的饮食趋势。所以,张展鸿谈论的香港的饮食方式,不仅指食物的形状、味道、口感等方面,还包括食物的生产方式、地区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变迁和文化身份认同等方面。

在关于中国人饮食文化的研究中,最为经典的观点是:中国人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食物,反映了中国人信奉的热、冷二元论,即通过调节摄入的食物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例如,在秋冬季节,食用热食以保持身体温暖,在春夏季节,食用冷食以保持身体凉爽。同时,人们通过饮用由当地草本植物制作而成的凉茶来消除身体的 “湿热”。此外,中国人还有食用季节性食物的传统,例如,人们倾向于在七八月食用荔枝和龙眼,在九十月食用螃蟹,在初秋食用蛇,在冬季食用其他野生动物。此外,热冷和湿干食物的平衡告诉我们,饮食方式还与人们不同的身体健康状态相关,比如孕期饮食和病后康复都有特定的限制。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