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铜走银,滇之瑰宝
作者 于苑
发表于 2024年4月
金永才作品《暗八仙吉祥熏炉》。这件作品相对复杂,是金永才乌铜走银作品中比较有灵气的作品之一。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组成的纹饰,俗称“暗八仙”。
乌铜走银传统工艺须嘴吹香油火,点一盏小灯,内装香油,左手拿器物,右手拿吹管,用吹管把香油火头从上方压下去焊接成型。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是云南一种独特的手工工艺。以乌铜为胎,通过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填充熔化的银或金,利用高温使金属与铜融合,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

古滇之秘

乌铜走银第六代传承人金永才,在遇到乌铜走银之前本是一名银匠。自古以来,昆明城有这样一个传统习俗:姑娘出嫁,陪嫁里必须有银器,手镯、耳环、银簪、围腰扣这四件东西,无论有钱没钱都要想办法打制,以作陪嫁。一直到1975年前后,“四银器”转变为手表、自行车等时髦物件。

习俗改变的趋势不可阻挡,金永才做银匠的生意也少了。为另寻出路,他与石屏乌铜走银艺人李加汝相识。几次接触后,金永才喜欢上了这门手艺,于1982年拜李加汝为师,系统学习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但师父将乌铜冶炼的配方传给金永才,是在14年之后。在此之前,金永才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因顾客大多在茶馆,师徒二人便在老茶馆里做起了生意。

昆明茶馆的客人有两种:一种抽旱烟、玩儿烟杆,另一种架笼玩儿鸟。金永才说:“在过去,乌铜走银做好之后,大多会去茶馆里卖。没有钱的茶客,家里有银首饰、老古董的,也会带到茶馆里来交易,这样我們还可以在茶馆里收原料。”

当时的乌铜走银,做得最多的是烟斗,一个旱烟烟斗卖150元,相当于普通人月工资的4倍,价格高昂。那时,私人做生意不被允许,有时也会遇到巡查。金永才说:“做这个生意,是背着人干的。为防人说,烟斗做好之后,故意处理做旧。遇到有人查,就跟人家说,不是我们做的,是我们从乡下集市上买来的。”

因原料昂贵、工艺独特,乌铜走银这行当自然传艺谨慎,历来传徒以人品为第一。在制作乌铜走银的作坊里,作为原料的黄金或是白银,就摆在工作台上,师父也不收。金银摆了多少,徒弟不晓得,只有师父自己知道,若是第二天少了些,这个徒弟就会被赶出去。另外,学艺讲究手稳心稳。无论什么事,哪怕天塌下来了,也要把工作台的金银原料一一收拢。地下的灰尘也要打扫干净,指甲里也要掏干净,洗手的水都要由专人来收。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