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21家银行合计口径,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23年前三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从个体来看,不同类型银行业家表现分化持续,部分银行盈利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大中型银行中的浙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0.5%,中信银行同比增长7.9%,招商银行同比增长6.2%,业绩增速较快;区域银行中净利润增速较快的有常熟银行(同比增长19.6%)、江阴银行(同比增长16.8%)、青岛银行(同比增长15.1%)。
从收入端分解来看,2023年全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拆分来看,降幅的放缓主要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的贡献提升,而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依旧承压。
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较三季度末上升0.7个百分点至11.7%,存贷款同比增速较三季度末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至11%、11.5%,居民储蓄意愿维持较高水平。
整体来看,银行业扩表积极态势不减,国有大行头雁效应较为明显。截至2023年年末,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2.8%、8%、10.7%、8.7%,分别较三季度末增速变化0.86个百分点、0.22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1.17个百分点,国有大行扩表速度仍持续领先同业。
站在银行股投资角度来看,在基本面寻底的背景下,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标的的配置价值值得重点关注。持续降息以及“资产荒”愈发严重对银行经营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一季度重定价压力的进一步释放或将带动行业息差进一步收窄,但在股票配置层面,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 也使得银行基于高股息的类固收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图1 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变化(%)

数据显示,银行板块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相对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且仍在继续走阔,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3月29日,银行板块静态PB仅为0.56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安全边际充分。从2024年全年来看,居民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仍然值得期待,成为推动银行板块盈利和估值回升的催化剂。
息差拖累盈利下行
从收入端分解来看,上市银行2023年全年营收增速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拆分来看,降幅的放缓主要得益于其他非息收入的贡献提升,而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依旧承压。
上市银行2023年全年实现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8%(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9%),LPR 的下调叠加存量按揭加点的调整使得净利息收入的负增长缺口进一步扩大。
在手续费收入方面,上市银行2023年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为-6.4%(前三季度为-4.4%),负增长缺口有所扩大,这主要是受到零售金融需求修复乏力、基金代销、信用卡等零售中间业务收入低迷的持续拖累,叠加银保代销费率的调降使得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受益于2023年四季度债券利率的持续下行以及2022年同期的低基数影响,2023年全年相关收入增速(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波动)较前三季度大幅提升23个百分点至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