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尘埃
作者 黄湘
发表于 2024年4月

《尘埃:万亿微粒中的现代世界》

作者:[英] 杰·欧文斯(Jay Owens )

出版社:Harry N. Abrams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定价:28美元

本书敏锐地剖析了人类社会不断产生巨量尘埃,又深受尘埃影响的反馈循环。

杰·欧文斯是英国人类学家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想到尘埃,它可能在做什么,或者应该去哪里。它是如此微小,如此平凡,以至于不在视野的界限中。但是如果我们关注它,能够从中看见世界。”

这段话来自英国人类学家欧文斯的著作《尘埃:万亿微粒中的现代世界》。确实,尘埃无所不在,几乎一切都可能成为尘埃。在中文里,“红尘”意指纷纷攘攘的人间俗世,“看破红尘”则意指看透世俗的名利欲望。

在欧文斯看来,尘埃的身份不是来自单一的物质起源,而是取决于它的形式(微小的颗粒)、运输方式(悬浮在空气中),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背景缺失(如果人们确切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可能就不会称之为尘埃,而是称之为皮屑、煤烟或花粉等)。

欧文斯将尘埃定义为“微小的飞行颗粒”,无论是大气科学所说的气溶胶,还是空气污染专家所谈论的PM10和PM2.5(直径小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颗粒物),都适用于这一定义。

很多尘埃是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地球形成伊始,矿物尘埃的升起和沉降就是一个正常的自然过程。几十亿年以后,在尘埃中包含了有机物和微生物。尘埃在地球的水循环、氮循环、氧循环、碳循环中发挥作用,是大气系统、海洋系统和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时间足够长,一切都有可能变成尘埃。“尘归尘,土归土”(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对于人类而言,尘埃早就成为一个隐喻,暗示一切最终都将趋向崩溃。

不过,欧文斯在本书中所关注的主要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尘埃,即持续燃烧木材和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开发农田和水资源等社会行为导致的尘 埃。

英国在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革命,从一个主要倚靠木材和木炭的社会,转变成消耗大量煤炭—而且是含有硫磺的肮脏煤炭—的社会。在此后两个世纪里,由于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硫磺烟雾,英国每个城市的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炭。伦敦尤其肮脏。1954年修复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其黑色外墙的本来面貌是黄色的。这个事实对于英国国民来说难以接受,于是清洁后的建筑被涂成黑色,以保持熟悉的外观。

任何社会一旦开始现代化进程,其空气中就会立刻布满来自化石燃料的碳质尘埃,而控制碳质尘埃污染的措施通常要等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甚至永远不会出现。

今天,全球每年排放8500万吨这种碳质尘埃,大部分来自柴油发动机、木材燃料炉以及清理农地造成的火灾。碳质尘埃吸收太阳的热量,大大促进了全球变暖。它也是PM2.5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容易被吸入肺部。其中PM0.1(直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尘埃可穿过肺部气囊进入血液,被输送到每个器官,伤害到人体每个细胞。PM2.5空气污染不仅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还会引发心脏病、癌症、不孕症,甚至是像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是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每年造成420万人死亡。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